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进入大一统时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 · 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 确立皇帝制度,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 · 统一文字(小篆),促进了全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推动了全国经济的整合与发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 修建驰道和直道,便利了交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连接和扩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安全。 · 推行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峻法,加强统治效率。 · 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基础,使“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主流。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不仅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还通过一系列改革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基石。#精彩片段 #古代文化 #大秦帝国 #家具实体店 #家具定制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帝国的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 生平与统一历程 秦始皇生于赵国邯郸,13岁继位,39岁称帝,在位37年。前238年亲政后,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起十年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前221年建立秦朝并首创“皇帝”称号。 政治经济改革 中央集权:设三公九卿,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地方官由中央任免。 统一措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度量衡、文字(小篆),实施“车同轨”,修驰道、直道、灵渠。 军事防御: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设郡县。 争议与影响 秦始皇推行严刑峻法(如族诛、连坐)、焚书坑儒,并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加重徭役,引发秦末起义。其制度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基础,但暴政加速秦朝灭亡。 秦始皇主要功绩年表 13岁(前247年)——继承王位,成为秦国国君。 14岁(前246年)——下令修建郑国渠,灌溉关中农田,增强秦国经济实力。 22岁(前238年)——行冠礼亲政,平定嫪毐叛乱,幽禁太后赵姬。 23岁(前237年)——罢免权相吕不韦,巩固君主权力。 30岁(前230年)——灭韩国,开启统一六国之战。 31岁(前229年)——灭赵国。 35岁(前225年)——灭魏国。 36岁(前224年)——灭楚国。 38岁(前222年)——灭燕国。 39岁(前221年)——灭齐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称“始皇帝”。 40岁(前220年)——修建驰道,统一车轨,加强交通控制。 41岁(前219年)——泰山封禅,宣扬皇权天授。 43岁(前215年)——修建长城,北御匈奴。 45岁(前214年)——征服岭南,修建灵渠,连通长江与珠江水系。 47岁(前212年)——修建阿房宫,彰显帝国威仪。 核心贡献总结 政治:终结战国分裂,建立中国首个中央集权制帝国。 经济文化: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推动文明整合。 军事工程:修长城、驰道、灵渠,强化国防与交通体系。 争议: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也为其统治留下批判色彩。
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