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6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亦称“卢沟晓月”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然而,使其名垂青史的,不仅仅是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燕京八景”之一的美誉,更是因为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它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个刻骨铭心的转折点。 事变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加速对华侵略。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日军不断向南渗透,并通过《塘沽协定》等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北平(今北京)周边驻军的权力。至1937年夏,北平的北、东、西三面已被日军控制,而位于北平西南咽喉要道的卢沟桥,成为唯一联系内地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形势一触即发。 事变经过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军事演习。深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位于卢沟桥东侧)搜查。这一无理要求当即遭到中国守军——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严词拒绝。正当双方还在交涉之际,日军于8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猛烈攻击。 守军奋起抵抗 中国第29军官兵(其中以吉星文团为代表)在军长宋哲元“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激励下,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将士们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日军在卢沟桥头、宛平城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战斗异常惨烈。卢沟桥事变的爆发,震惊了全国。 深远影响 卢沟桥的枪声,彻底惊醒了中华民族。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了抗战的决心。“卢沟桥事变”打破了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政策,促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起赢得了胜利。 历史意义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面前,从屈辱、忍让到奋起反抗的伟大觉醒。如今,卢沟桥和宛平城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桥身上斑驳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时刻提醒着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勿忘国耻 #历史故事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84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