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10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17: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
接送初中生一事引发热议。某大学教授批评家长每天接送初中生的现象,认为这是“巨婴式养娃”,会毁了一代人。他还列举大学新生入学被家长过度照顾、不会洗衣服寄回家让妈妈洗等例子,指出这反映出培养方面存在问题。 然而,家长们对此并不认同。李女士表示孩子下午五点半放学,路上人多且经过多个无红绿灯路口,让十三岁孩子独自回家不放心。还有家长记录孩子放学路上要穿过大道、经过工地,提防共享单车,更担心有可疑人员等隐形危机。 接送孩子也有温情时刻。对一些家长来说,接送孩子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像程序员赵先生借接送和女儿聊天,小敏喜欢和妈妈在车里谈心。心理学家认为接送为亲子交流提供了好环境。成都一所中学开展“步行上学周”,也让家长听到孩子更多心里话。 教育界和学校在思考解决办法。某附中推行“阶段性独立”方案,初一上学期家长可接送并进行安全教育,下学期鼓励结伴上学,初二经家长同意可自主上下学。 全国多地开展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如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北京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活动,四川举行“关爱下一代”安全教育工作会。家长也注重培养孩子责任心,如刘女士让儿子背书包、看路况。 这场争论让大家明白教育是平衡的艺术,家长接送是两代人的沟通,社会应为此创造条件,让教育回归本质。 #热点 #今日热点 #头条 #看过来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6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