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6
00:00 / 07: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创作灵感 #乡村生活 #甘肃旅游#甘肃白银#乡村旅游G30延伸段什川至水川,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我呢?我看到很多人为此争论的似是而非,面红耳赤。两千年的岁月,有谁认真了解过我呢?我是黄土与黄河的筋骨,是史书里蜿蜒的墨痕。自汉武帝在西北刻下“安定郡”三字起,人们便唤我“安定道”。两千年了,我听过驼铃揉碎戈壁的风,看过战马踏裂河西的月,西夏人的火把曾把我的脊背烧得滚烫,蒙古人的箭镞至今还嵌在我的关节里。 我的血脉从宁夏灵州涌出,穿过宇文泰扎营的牙沟水。那时的会州疆域比如今的白银市还要辽阔,水川不过是系在我腰带上的一枚青铜扣。唐朝的使臣踩着我去吐蕃和亲,马蹄声里混着黄河的呜咽;西夏人把我攥在掌心时,范仲淹在延安城头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狄青的刀锋转向邕州——他们都未曾触碰过我的呼吸,毕竟连宋朝的旌旗,也不敢在西夏的刀尖下飘扬。 蒙元铁骑三次强渡乌金峡,把“打剌赤”“乌兰”这些名字像铆钉般楔进我的皮肤。最疼的那次,是他们抹去会州的轮廓,却留下“巴音鄂博”的烙印——富饶之地啊!明朝人用汉话译作“白银”,石咀渡口的铜矿顺着我的肋骨流淌,河面上浮动的不是船,是帝国熔铸的血管。 清朝给我披上“灵兰道”的袍子,蜡梅咀的“之”字形官路坡,至今留着车辙碾出的皱纹。商队从糜地沟岘钻进我怀里,熙春、钧安、顺安……这些地名是刻在我锁骨上的密码。吴家崖头的路引木牌早被风蚀成齑粉,唯有安定堡的残垣还记得:当年戍卒的靴底,曾把我脊梁上的尘土夯成城墙。 同治五年的兵燹把靖远13万人屠戮殆尽,同样,这些匪徒们用他们肮脏的脚底踩着我从糜地沟岘冲了上来,我亲眼看到人们为了活着,渡河到了对面的條城街gai ,目睹了匪徒们焚烧了建筑,哄抢了粮食……一路顺着我扬长而去。后来听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匪徒只留下了青城和兰州没有屠戮…… 如今G30高速延伸段在河对岸画了半个圈,青城千百年的灯火映着我苍老的影子。至此青城再次改变了制约发展的背靠崇兰山独经,临黄河单桥的尴尬局面。兰州什川到水白银川五十六公里,现代车轮碾过的地方,恰是古人用脚掌丈量了两千年的弧度。白土岘的红灰被风吹散又凝固,十字沟的蹄印被沥青覆盖又重生——你看那关家沟的石梯子,每一阶都踩着元朝的霜、明朝的雪。 我见过霍去病的战袍扬起沙尘,驮过左宗棠的柳木棺椁西行,西夏的箭囊、蒙元的酒囊、白银厂的铜锭,更有同治年的血与火,都成了我骨髓里的钙。黄河水依……
00:00 / 0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4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5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58: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