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胡说1周前
普通人怎么把一件事做成? 你做不成事,不是因为能力不够。 是想的太多。 还没开始,脑子就开始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做砸了怎么办? 好不容易开始了,遇到一点困难,马上放弃。 过几天又给自己打气,结果还是一样。 这就叫——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想做就做。 别把力气花在别人的眼睛里,花在下一次动作上。 你无法让所有人喜欢你。 老实讲,多数人连自己都不太喜欢。 三件事: 第一,做真实的自己。 不装,生活啥样就拍啥样。 真实最容易让人信任。 观众不在乎你演得好不好,在乎的是你真不真。 很多人想着"等我准备完美了再发",结果一直没开始。 先发出去,用真实赢得信任,后面再慢慢优化。 第二,别想太多,直接做。 想拍就拍,写完就录,觉得不完美也照样发。 很多人的毛病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计划做得漂亮,就是不动手。 先做出来,再根据反馈调整。 核心方法是"快速试错"——每发一次就是一次测试,测试越多,就越知道怎么改进。 第三,别纠结。 到时间就开播,想干啥就干啥,想看书就看书,想聊天就聊天,想吃饭就吃饭。 自然呈现。 你要看的是长期积累,不是一次爆发。 当你不再纠结"别人怎么看",你的精力就能放在"下次怎么做得更好"上了。 失败了怎么办? 两个办法就够了。 第一个办法:给自己打气。 告诉自己"吃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先让心态稳住,再开始行动。 第二个办法:总结经验。 问自己三个问题—— 哪里出了问题? 我当时怎么做的? 下次该怎么改? 每次失败都是学习机会,你会慢慢变得更能扛事。 记住:光难过没用,总结经验才有用。 给你一个今晚就能做的小练习。 打开直播,像平时一样生活,想说话就说两句。 没有特别的内容也能拍,生活本来什么样,就拍什么样。 目标很简单:让"真实、简单、不纠结"成为习惯。 别把力气花在别人的眼睛里,把力气花在下一次动作里。 真实是信任的最短路径。 行动是获得结果的唯一方法。 今晚就发第一条,明天写第一行复盘,七天后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顺便感谢一下我。 #姜胡说 #自媒体 #创业 #赚钱 #思维
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72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4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主动联系,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想找一个人聊天,却担心对方会不会很忙,这个时候联系会不会很突兀,如果对方不回复怎么办......于是,原本编辑好的一大段话,在反复的犹豫和顾虑里,最终还是一字一句地删掉了。 所以,你收到的那句看似简单的“在干嘛”,或是一句寻常的“最近好吗”,或许也藏着对方的反复纠结与考量,这可能是ta酝酿了许久,才打开对话框写下的问候。 其实,主动联系也需要勇气。这份勇气,源自内心深处对你的重视与在乎,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珍贵。 主动联系,是在意一个人的证明  有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没说什么重要的事。在生日或人生的特殊阶段,收到许多相似的祝福,也并没有说什么要紧的话。   我们总以为,对方只是随意发了条信息,并没有太多意义。但其实,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一次次靠近。每一个“在干嘛”背后,都是“我想知道你是否安好”;每一次“有空聊聊吗”,都是“我想和你多说说话”;每一句“生日快乐”背后,都是“我一直在惦记着你”。   主动联系,是在意一个人的表现和证明。真正在意你的人,在工作和生活忙碌的间隙总会第一个想起你。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联系你;再累,也要在心里腾个地方给你。 请珍惜总是主动联系你的人  每个人的“主动”都很难得,也很珍贵。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个愿意时时牵挂你、总想着主动联系你的人,其实是种难得的幸运。   不论是朋友还是伴侣,真正健康持久的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与接收,而是两颗心的相互靠近。别让一直主动的人,在长久的等待里慢慢冷却心意;也别让这份珍贵的牵挂,只停留在一方的付出里。   以后的日子,记得珍惜那个主动联系你的人。当有人总为你停下脚步、主动问候时,也别忘了回复对方一条温暖的消息,表达真诚的关心。时常联系、彼此挂念,才能让这份情谊走得更久、更远。 #每天跟我涨知识 #脑洞大开 #每天进步一点 #与众不同 #每天正能量
00:00 / 5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确诊一个多月,持续高热,肿瘤增长,怎么办? 患者家属找到我的时候,非常焦虑和憔悴,他担心我不收治他们,也担心我也不敢抗肿瘤治疗!我评估了影像,所有的检查检验指标和既往治疗情况,判断可能是肿瘤热。 患者PD-L1有表达,KRASG12C突变,我决定给与免疫联合化疗(还是谨慎,化疗减量),与家属充分沟通,家属同意,我们边治疗边观察。 做上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就开始好转,体温从39度到38度,下周期治疗之前就已经37度多一些,第三周期前复查影像,肿瘤退缩巨显著,体温完全正常。 后来给他免疫单药维持,但有一次肿瘤略有反弹,加上化疗好转,所以他现在是免疫+单药的化疗,28天来院一次,肿瘤控制良好,轻度不良反应。 肿瘤热是排他性诊断,要排除细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做了治疗还要排除治疗引起的发热。当全面排除后才可以抗肿瘤治疗。 如果患者体质已然很差,抗肿瘤治疗要谨慎。像该患者,我们就是减量、边治疗边密切观察,以减少风险! 如果是肿瘤热,可以采用药物降低体温,减少患者不适,增加食欲,降低消耗(体温每增加1度都会增加很多营养损耗)。 这个患者还有一个点,他有KRASG12C突变,用了免疫联合化疗,2年半了,仍然效果很好。 仅为个案分享,不作为临床实践依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癌症 #肿瘤热 #感染 #医学科普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想找一个人聊天,却担心对方会不会很忙,这个时候联系会不会很突兀,如果对方不回复怎么办......于是,原本编辑好的一大段话,在反复的犹豫和顾虑里,最终还是一字一句地删掉了。 所以,你收到的那句看似简单的“在干嘛”,或是一句寻常的“最近好吗”,或许也藏着对方的反复纠结与考量,这可能是ta酝酿了许久,才打开对话框写下的问候。 其实,主动联系也需要勇气。这份勇气,源自内心深处对你的重视与在乎,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珍贵。 主动联系,是在意一个人的证明  有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没说什么重要的事。在生日或人生的特殊阶段,收到许多相似的祝福,也并没有说什么要紧的话。   我们总以为,对方只是随意发了条信息,并没有太多意义。但其实,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一次次靠近。每一个“在干嘛”背后,都是“我想知道你是否安好”;每一次“有空聊聊吗”,都是“我想和你多说说话”;每一句“生日快乐”背后,都是“我一直在惦记着你”。   主动联系,是在意一个人的表现和证明。真正在意你的人,在工作和生活忙碌的间隙总会第一个想起你。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联系你;再累,也要在心里腾个地方给你。 请珍惜总是主动联系你的人  每个人的“主动”都很难得,也很珍贵。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个愿意时时牵挂你、总想着主动联系你的人,其实是种难得的幸运。   不论是朋友还是伴侣,真正健康持久的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与接收,而是两颗心的相互靠近。别让一直主动的人,在长久的等待里慢慢冷却心意;也别让这份珍贵的牵挂,只停留在一方的付出里。   以后的日子,记得珍惜那个主动联系你的人。当有人总为你停下脚步、主动问候时,也别忘了回复对方一条温暖的消息,表达真诚的关心。时常联系、彼此挂念,才能让这份情谊走得更久、更远。😁🥰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