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9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解放前外地人到无锡游玩最经典路线是火车站坐黄包车先到锡惠山,再到东大池、梅园,最后摆渡到鼋头渚。东大池暨“小桃源”,位于无锡西郊龙山村嶂山与莲花山之间,系山溪汇成的天然深潭,池形如倒打问号隐于天然幽谷中,自古以来幽谷中少有人烟,清初曾建有万年庵,因偏僻常遭抢动而废弃。康熙18年附近村民又集资在东大池北茅蓬建造万福寺,庙旁有“程大坟”,程大坟前有半个脑袋的石翁仲,明代施策最早在此疏浚修渠,1918年商人陆培之疏浚池水,在莲花山麓发现一泉眼,开凿时因泉水汩汩流出时有闪闪白沙,故名“白沙泉”。泉水清澈,泉口四周布满苔藓。从早到晚都有人从四方驱车来取水泡茶,喝惯了白沙泉水其他水就喝不惯,白沙泉和“二泉水”系出同脉(上世纪80年代道路扩建挖去西面山麓脚,故今天白沙泉在路中央)为了便于溪南的人来东大池,又跨梁溪河建鸿桥一座。1927年将该地转让给徐燕谋,徐燕谋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在复旦大学外语学院任教过书。徐燕谋以东大池位于深谷犹如世外桃源,即在池畔立牌坊书“小桃源”。此牌楼70年代初被毁,现牌坊由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写。改造后东大池极一时之盛,成为当时无锡西郊一处名胜,抗战前凡到无锡游览东大池是必到之处,近代文学巨匠郁达夫等到无锡都慕名而来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