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民族融合:蒙古营子与汉族杖子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折射着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的社会百态,辽西一带特别有特色的“营子”与“杖子”地名,就是辽西地区在清代时期蒙古族和汉族融合的大背景。 清朝初期辽西属于蒙地的卓索图盟和昭乌达盟管辖,实行盟旗制度,一旗社札萨克,下有固山额真(都统),甲喇章京(参领),牛录额真(佐领)的领主制。为保护蒙古封地及限制蒙汉交往,清廷对辽西这一地区实行严厉的封禁政策,与辽西游牧人少地多,相互对照的是清朝前中期人口爆发及中原的连年的自然灾害。面对越来越大的中原人口压力,清朝不得不调整政策,有限制的放宽出边禁令,实行借地养民之措施。喀喇沁蒙古距离内地最近只有长城一隔,因此大多数中原人率先进入这里。到了乾隆时期,随着封禁政策的放宽,新移入的汉民亲戚相引,邻里相套,于是来者日众。他们依附于蒙古牧民之下,“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娶蒙妇,为蒙僧者,等等不齐”。清廷于乾隆五年设立塔子沟厅,又于乾隆四十三年设立三座塔厅,正式将辽西原有单纯盟旗制度变为厅县-盟旗二元行政体制。 移民促进辽西一带的民族融合,同时也影响了地名的命名。当时蒙古旗民及其亲属所居住的村子有半军事的性质,扎营而居。蒙古语称之为“浩绕”,也就是庄园。如喀左的南公营子就是喀左札萨克王官邸所在,凌源市的康官营子则是蒙古兀梁海贵族驻扎之处,此外还有奈曼营子、牛营子等均是当年蒙古旗民驻扎的名称遗存。 而汉人在迁移至辽西时要和蒙古领主谈判,租赁分地,开垦农耕,秋后交粮。那么便于丈量土地,确立权属,抵挡野兽的篱笆墙也就应运而生了。汉人围起篱笆,俗名“夹障子”,并聚族而居。渐次形成以姓氏加障子的叫法,比如宋障子,段障子,刘障子等。还有以手工业命名的烧锅杖子,酒局杖子等。在建国初期障子曾简化为丈子,而后确而后确定为今天通行的杖子。 所以营子和杖子体现的是有清200年,辽西带蒙古族,汉族民族融合的历史,这也导致了辽西一带社会风气迥异于中原,也不同于东北的热河特色。营子与杖子像牛奶和水交融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辽西庞大文化的一部分。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5
清代辽西汉人的蒙古化和蒙古人的汉化 清代前期实行满蒙一体化策略,确立了蒙古人对草原土地的优势占有和使用权,朝阳一带也不例外,朝阳一带土地肥沃,属于游牧农耕俱佳地带,早在汉人进入卓索图盟之前,这里的绝大部分土地都由蒙旗直接管理,“凡形胜之地,皆为蒙古所据”,前期清廷及蒙古王公不许汉人出关耕种,但随着关内人口压力增加及辽西蒙古逐水草而居单一的游牧经济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脆弱性,就要人工种植业为其补充粮食及蔬菜。因此关内汉民的生存需要和关外牧民的粮食空缺一拍即合,汉民在辽西的扎根几乎已成必然。 关内汉民一进入辽西一带,大多采取向蒙古领主租赁份地的方式安家立户。作为弱势群体的异乡人,要想从蒙古领主把持的土地等资源中分享余沥并站稳脚跟,就必须全方位认可蒙古人的主导地位,“内地贫民日益于此,于是租地垦耕,种烟种瓜,以为孝敬,树艺五谷,以纳租于台吉。”从语言及习俗上也是全方位蒙化,才可获得当时主流社会的认同,这些垦蒙古领主荒地,加入蒙籍者,被称之为随蒙古。由此可见,蒙古化是清前中期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辽西草原地区,作为当时尚数少数民族外迁而至的汉人所必经的历程。 清朝中后期,随着朝阳一带撤厅设府及清廷移民实边解决北部边疆危机的选择,汉人移至关外的禁令逐渐松弛,同时蒙古贵族得益于汉人纳捐及地租,甚至十分愿意留下汉民耕种,即使在清廷禁止移民的要求之下,也或明或暗的招募内地农民,晚清之时甚至出现土地直接典卖的情况,尤其在咸丰,光绪年间,辽西一带垦荒禁令完全放开,大量中原人的涌入使原有的辽西蒙汉民比例出现完全的逆转,卓索图盟一带交通进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不少蒙古领主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游牧生产及生活方式,转而向汉人学习农耕及贸易,在蒙汉关系中表现出蒙古人汉化的反向融合,早在乾隆末年朝阳一带已经蒙汉持平,嘉庆道光时期,汉人约为蒙古人两倍,止讫民国初期朝阳的汉民已经是蒙古人的3.5至四倍,汉人的主导也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原有朝阳的千里牧场变为田园毗邻、禾麦油油的农田了。 由此可见,人口迁移及相互交往政策制定改变着辽西一带的族群演变,辽西蒙汉两族在经济开发,社会转型,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淡化代之以取长补短,和睦共处的新型蒙汉民族关系,原本卓索图盟一代纯游牧地区也逐渐变为农牧业兼营的过渡地带,进而成为蒙汉等多民族共同的家园,一直延续到今天。#民族团结 #民族融合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1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6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Simon1周前
宝子们!终于有机会整理奥太娜的高原户外徒步干货 + 我的真实经历,想冲的姐妹快码住!📝 先划重点:奥太娜在四川阿坝州黑水县德石窝村,属于青藏高原东麓,和奥太基、奥太美组成 “三奥雪山”🏔️,三座山呈品字形排列,远远看超壮观! 关于海拔划个重点:官方标主峰 5210 米,但实测大概 4800 米(据说差异是因为测量标准或时间不同),垂直高差约 1000 米,新手也能尝试户外登山,但一定要做好准备~ 最佳去的时间:10-11 月天气超稳定,降雪也适中,不会太虐;3-4 月雪山景超美但极端天气多,想冲的宝子要盯好天气预报!☁️ 再说说我到这里两次户外徒步经历,对比太强烈了! 第一次踩大坑!遇到个超不靠谱的向导,居然穿胶皮鞋就带我们往上走!结果到了山顶突然下雪❄️,向导直接打退堂鼓,我们只能原路返回,真的又气又遗憾! 这次吸取教训,提前做了无氧训练,装备也带得超全,还找了个超 nice 的向导!再次走进奥太娜的森林,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瞬间,直接忘了工作里的那些破事,自愈感拉满!心情好到飞起~这次目标超明确:必须登顶!⛰️ 等我后续更新登顶实况,想蹲户外徒步攻略的宝子可以关注下,有问题也能评论区问我呀~💬 #雪山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徒步 #爬山 #旅行推荐官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94
00:00 / 1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