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学佳8月前
小米的门店为什么不卖红米K80(256G) 小米的门店为什么 不卖红米K80(256G) 中国的智能手机竞争 非常非常的激烈 主要价格区间2000-3500 它们又分了很多容量版本 有12+256G 16+512G 24+1 T 前面这个数字呢(内存) 决定了可以 开多少个APP 它们互相切换不卡顿 每2G的成本是25块钱 后面的这个数字呢是闪存 决定了手机上面 可以放多少照片视频 多少数据 他每64G的成本是30块钱 为什么要说“每”呢 因为这个存储啊 不管是4G 6G 8G 12G 16G 128G 256G 512G 它都是这个晶圆啊 一颗一颗的切下来 一层一层的摞上去的 他们的售价是多少呢 12G到16G内存他们 卖的是300块钱左右 但是成本是50块钱 256G到512G的这个闪存 一般是卖300到500块钱 但是他的成本是80块钱 已知 线下门店卖一台手机 他要赚300-500块钱 的毛利润 毕竟要付 水电、房租、人员开支嘛 目前荣耀 小米 OPPO vivo 它们的体量和产品线 都差不多 这只有小米是上市公司 根据公开的财报来看 小米的净利润是个位数 也就是说平均 2000多块钱的手机 这几家厂家 它的净利润 大概只有200块钱 再对比我们刚刚说到的 存储的这个差价 这就意味着啊 12+256G的这种起步配置 是用来均摊边际成本的 线下的门店去销售 它就会亏钱 (给了利润厂家亏)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啊 为了给专门的线下的手机 一千多块钱的 低端手机去产生利润 给他们用上了基本上 都用不着的16+512G 让他们这个手机去 卖2000多块钱 那消费者一看大容量很好 所以相当于2000多块钱 可以买到 大容量的低端机 和小容量的终端机 一个是主打性能 一个是主打存储 性能这个钱被高通赚走了 手机厂商拿高通没有办法 所以就只能拿存储 来作为利润的来源 那这个是不是割韭菜呢 那我也不知道 那个厂家为了服务 不同的客户群体 就做出了 不同的产品线和销售策略 其实小米刚开始 就是这样子想的 他只做中高端的这个手机 全部放到线上去销售 把门店利润全部都给砍掉 但是呢最后因为 客户群体不同 中国的市场又这么大 所以还是回到了 线上线下一起销售 就解释了为什么 红米的K80 一加ACE5 真我的NEO7 IQOO的NEO10 这些高性价比的小容量都不在线下门店销售 #华为#小米#iPhone#芯片#半导体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4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9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