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涨知识 玲龙一号”作为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其获批及冷试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核电自主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未来在能源供应、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 一、能源供应与低碳转型的核心支撑 稳定电力输出:建成投运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能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为区域电网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支撑,尤其在海岛、工业园区等电力供应紧张地区,其模块化设计可实现灵活部署,填补能源缺口。 显著减碳效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植树750万棵,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柱。 二、多场景应用的“能源多面手” 基础能源功能拓展:除发电外,还可用于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场景,尤其在海岛地区,能同步解决电力、淡水及工业用氢需求,成为综合能源供应枢纽。 高能耗场景适配:其“乐高式”模块化建造技术(工期缩短30%、成本降低25%)使其可灵活部署于数据中心等对电力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所,提供“零碳基荷电力”,契合AI时代高能耗需求。 三、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的标杆价值 自主可控与安全领先:核心技术100%自主可控,首创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可在72小时内无需人工干预实现安全停堆,堆芯熔毁概率降至十亿分之一,达到国际最高安全标准,且辐射应急范围仅为传统大堆的二十分之一,安全性优势显著。 国际市场话语权提升:作为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被称赞为“全球小堆发展标杆”,巩固了我国在小堆领域的先发优势,为后续技术出口和标准输出奠定基础。 四、产业链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万亿级市场空间:政策推动下,2035年核电装机目标较当前翻两番,小型堆细分市场增量空间超5000亿元。核电运营商(如中国核电)、关键设备制造商(国机重装、江苏神通等)、新材料供应商(太钢不锈、安泰科技等)及工程建设企业(中国核建)等六大领域将直接受益,预计带动相关企业营收显著增长。 高端制造能力突破:从3D打印一体化压力容器到国产化Zirlo合金燃料包壳,我国已建立完整核工业链,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从55%跃升至98%,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技术升级。 五、军用转化与战略能力的潜在提升 核动力技术储备:“玲龙一号”的模块化设计和高功率密度(单堆马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