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城考 清以前修编的《五河县志》记载:霸王城,在县治西二十里,为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处;1992版《五河县志》记载:“霸王城遗址位于钟杨集东南2公里……,浍河从城址中心穿过,遗址长满芦苇”。据此推测,传说中沉入湖底的那座城,极有可能就是县志中记载的霸王城了。夏天,人们到湖里洗澡,脚下时常还能踩到坚硬的石板和砖头瓦块,想必就是淹没在水底的古城街道了。 在清朝以前,霸王城堪称当时的地标,《大清一统志》《泗虹合志》及嘉庆版、光绪版《五河县志》在不同章节中有多处关于霸王城位置的记述:“霸王城,在县治西二十里”、“凌家稍,距县治西二十里……,长四里,宽里许,霸王城居其南,汉王台居其北……”、“……旧志谓捕蝗台、霸王城均在浍北。自乾隆末年,乃南至金家嘴,而捕蝗台与霸王城均移于南矣。北岸数里有钟阳集、向来人烟稠密,圜圈股阗,一雄镇也……” 、“张家洲距县治西三十里,在浍北。道光十三年,黄水泛溢,浍之北徙,今近两岸……”。可见,霸王城址原来在浍河北岸,后因黄河漫溢,导致浍河河道北扩,形成香涧湖,城址渐沉入湖中,大致位于现在的钟杨村东南,前凌庄正南的浍河中,亦即现在的山西庄闸往南与浍河交汇处西侧的滩涂,西距同样处于河中的张洲滩约十里之遥。目前,浍河(香涧湖)正常水位时,遗址处可见零散滩涂露出水面,四周水草丰茂,滩上长满芦苇,沙鸥翔集,湿地生态优美。 “高风卷黄沙,巨浪啮土骨。霸业久消歇,遗垒尚突兀。”这是清光绪年间,五河文人费见山登霸王城时的所观、所感。霸王城上残破的器皿、砖瓦、石块随处可见,《五河县志》多有记述。清朝志吏吴能为修志,专程考霸王城遗址,并在《登霸王城记》中描述:“……策马出静沱门,过西坝渡,向西南迤逦而去,所历皆平原旷野。及至其地,无所为城也,土阜突然隆起,上多巨石,相传霸王屯营置垒处。四面皆水,黄沙苍莽,秋草萧瑟,俄有群雁联翩而惊起……”。清光绪版《五河县志》佚事篇记述:“居民恒于城畔耕得瓷瓮,大小不一,色黝而质古,相传此项王当日劳军行酒之瓶,故俗称为劳军瓶,一名霸王瓶……”。1986版《五河县志》文物古迹篇记述:“……旧城址上瓦砾堆积层厚达2米以上。采集的标本有汉瓦当1件,汉砖多件,陶壶口沿、釉陶器腹、红陶纺轮等物,陶器纹饰多为方格纹、印纹、弦纹。” 霸王城还是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笔下借物怀古之材,旧《五河县志》有多篇记述霸王城的志、诗、记等艺文,其名气可窥一斑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探 凤阳(板桥镇 霸王城)在凤阳板桥镇古城村有这么一块宝地,俗称、钟离城遗址,据记载、钟离国,赢姓,子爵,疆域大致在现今安徽凤阳和蚌埠双墩村一带,钟离国史料较少,有观点认为钟离国的国君是跟随大禹治水有功的伯益后代,是从徐国分裂出来的子爵国,也有学者认为钟离国是独立受封的诸侯国,最初位于今山东枣庄峄城一带,后迁徙至安徽凤阳一带,至春秋后吴楚两国争锋位于两国之间的钟离国被卷入纷争,成了吴楚两国激烈交战的战场,公园前五百三八年,楚国为对抗吴国派箴尹、鍼宜咎在钟离筑城,钟离国事实上已经成为楚国的一部分,公园前519年吴国进攻楚国两国军队在钟离境内决战,吴国获胜,但钟离城仍为楚国占领,公园前518年,分别来自钟离城和吴国边境卑梁城(就是今安徽天长市石梁镇一带)两位采桑女因为边境上的一颗桑树归属权发生争执,继而引起两方家族斗殴,争斗中钟离人打死了卑梁人,卑梁大夫得知后大为光火,派出城中军队攻打钟离城 楚王得知后大怒派兵攻下了卑梁城,吴王知道后也大怒,派兵攻打楚国,吴楚两国间爆发大战,后吴国取胜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居巢二城,至此钟离彻底废国为城成为吴国的城池,公园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攻灭钟离城被越国占领数年后越国将钟离归还给楚国,此后直至楚国灭亡钟离城一直为楚国所有,钟离氏后人有两支,赢姓钟离氏与子姓钟离氏,赢姓钟离氏为伯益后人即钟离国后人,春秋后期晋国大夫伯州犁避难投奔楚国楚王将钟离城封给伯州犁为其采邑,伯州犁后人亦以钟离为姓即子姓钟离氏,2006年在蚌埠双墩村挖出钟离国国君柏墓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23
00:00 / 1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2
阿伦°3月前
千年土垣霸王城——钟离城遗址 在安徽凤阳板桥镇古城村的芝麻、山芋之下,一段沉睡两千五百年的春秋传奇正悄然苏醒。这里没有宏伟的宫殿遗迹,只有“残高3-5米的夯土城墙”,却隐藏着一个古老王国——钟离国的不朽密码。 钟离城遗址静卧于凤阳至明光公路北的望城岗上,“南接丘陵,北凭淮河,左依濠水,右拂花园湖支流”,占据了绝佳的战略要冲。这座边长仅360米左右的方形土城,却是安徽省现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遗址”。 公元前538年,楚国将领宜咎在此夯土筑城时,或许未曾料到这座防备吴国的军事要塞,将见证江淮大地上百年的金戈铁马。 更鲜为人知的是,早在筑城之前,这里已有文明星火——城南的**潘家庄西岗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西周的铜爵,诉说着四千年前的人类故事。 夹在两大强国之间的钟离,命运如同风中飘萍。史载“朝楚暮吴”的岁月里,一场采桑女之争竟引发灭国之战: - 公元前518年,吴楚边邑的孩童因争夺桑叶发生冲突,很快升级为家族械斗,最终演变成两国大战; - 吴王举兵攻楚,连克钟离、居巢两城,从此钟离易主; - 此后越灭吴,楚灭越,“钟离城六度易手”,城头老是“变幻大王旗”。 站在今日残留的西门豁口,仿佛仍能听见战马的嘶鸣。那宽18米的城墙基部虽已颓圮,但四角5米高的土垣依然倔强挺立,像不屈的戍卒。 2006年蚌埠双墩柏国君墓的考古发掘和次年凤阳板桥镇卞庄康国君墓的考古发掘,让传说中的钟离国重现天日。 公元507年,钟离城迎来最后的高光时刻。“钟离之战”在此爆发,南梁大将韦睿以七千兵力大破北魏十万铁骑,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站在古城西门外公路上,眼前的护城河轮廓依稀可辨——这条曾经的军事屏障,最终化作农田间的浅浅沟壑——霸王城一干渠。 夕阳为古城村的土垄镀上金边,我径直从城内沿一条小水泥路向南走过南门遗址。我在想:也许,脚下踩着的正是“柏国君登基时踏过的土地”。钟离城早与大地融为一体,但那些出土的“青铜编钟、汉陶鼎、铜矛”仍在凤阳县博物馆里铮然作响,讲述着比明中都更悠久的凤阳记忆。 当最后一缕余晖掠过城垣残影,我们终将懂得:“王朝有代谢,而土地永恒”。#家乡的历史古迹 #钟离城遗址 #原创视频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7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7: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4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