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川哥1月前
带大家搞搞清楚什么是 SCI、SSCI、EI、A&HCI和中科院JCR分区 期刊国外:SCI,SSCI,EI,A&HCI 1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全球数、理、化、农、林、医等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期刊。 关于分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科院制作的中科院分区(中国特色),另一个是由科睿唯安公司制作的国际通用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 分区。分区的依据为对所在学科数据库中期刊当年的影响因子进行排序:中科院分区(影响因子排名前5%的期刊为) (前6%-20%的期刊为二区) (前21%-50%为三区) (51%-100%为四区) 2 JCR分为Q1、Q2、Q3、Q4,以每25%为界限,呈现“矩形结构分布。 (影响因子排名前25%的期刊为一区) (前26%-50%的期刊为二区) (前51%-75%为三区) (后25%为四区) 3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涵盖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你可以理解SSCI和SCI是姊妹,收录的学科领域不同。关于分区:同SCI。 4EI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是工程技 术领域的重要文献检索系统,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期刊文章、会议论文等。 关于EI分类:EI源刊和EI会议,主要区别是发表的载体(期刊or会议论文集)和流程、审稿周期、以及学术影响力的不同。 5 A&HCI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专注于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的期刊,覆盖了包括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A&HCI虽然相对小众,但是与SCI和SSCI一起构成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 #sci #sci论文 #sci论文写作 #期刊 #期刊论文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一年发8篇SCI一区?全靠这个万能结构模板!你也能学会 📖科研人必看!高效发SCI的秘籍,我悟了! 宝子们,还在为发SCI头秃吗? 分享一套超实用的高效发文框架,让科研效率直接拉满~ 首先是Abstract,五句话搞定!分别讲清研究背景(现状缺啥、哪没做好)、方法、验证数据、结论、对领域和实践的意义,精准又简洁。 Introduction部分,从研究背景(凸显问题多重要,比如这类问题造成损失大,研究就很必要)、研究问题(在大背景下要研究啥、能解决啥实际问题)、研究现状(别人做了啥、发现啥问题)、现存不足(别人哪没做、为啥没做好,以及不足的严重后果)、本研究目标与范围(弥补哪些不足、用啥方法,还有研究的范围局限,再高度概括结论)到文章结构,一步步把研究逻辑捋顺,让读者一眼get研究价值。 Literature review也很关键,要说明研究目标有意义、方法可靠。得对选题辩护(让读者知道研究有必要),还要借鉴现有文献的分析工具和成果,甚至相邻领域的研究方法,这部分直接为研究方法打基础。而且要讲清研究范围,不是泛泛综述,是找问题、辩思路! Method部分,讲研究策略(整体研究思路是啥)、数据采集(基于对问题的认识,要采集哪些数据、变量)、数据分析方法(数学分析、统计模型这些,还有模型的建立、校验、推断、评价对比)。 Data部分,简单描述数据来源、采集周期、统计值,还有初步处理方法,把数据情况说清楚。 Results部分,用前面的分析方法得出结果,重点描述重要结果就行,不用面面俱到。 Discussion部分,对结果横向或纵向对比讨论,自己结果间比、和别人结果比,有差异就分析成因,这能进一步凸显研究重要性。这部分还有三重境界,能做到“得出不同结果并分析成因”,那水平就很高啦~ Conclusion部分,包含研究过程(学位论文要写,期刊论文可选)、研究结论(是对Results和Discussion的进一步抽象概括,不是复述)、研究启示、局限性(研究范围和数据、方法导致的局限都要提)、未来研究方向,把论文完整收尾,还为后续研究留了口子。 掌握这套框架,写SCI思路贼清晰,科研效率up up!科研er们快冲,一起高效发论文~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17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