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什么是丁忧?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丁忧也称“丁艰”,最早是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 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一种道德礼仪制度,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的炉火纯青。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不过,丁忧也可以单纯的作为一种借口或者要挟。《康熙大帝》中的姚启圣,他在受命平定台湾的福建总督任内受到阻力,不服气,就跟康熙耍性子,借口乳母去世,要回家丁忧,其实就是一个要挟罢了。#每天跟我涨知识 #知识分享 #读书分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分享知识传播正能量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7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40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7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