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执念5月前
#塔尔寺 在藏传佛教的重要传统里,农历四月十五的晒大佛堪称一场震撼心灵的盛大仪式。 以青海藏传佛教黄教圣地塔尔寺为例,这一天,寺院里弥漫着庄重而神圣的气息。天还未亮,寺内的喇嘛们便已开始忙碌,为晒大佛做着各项准备工作。晒的大佛实则是一种特制的大唐卡,堪称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它用天然颜料绘制或用天然颜料染色的丝线织就,历经岁月依然色泽鲜艳 ,上面所绣佛像栩栩如生,凝聚着匠人们无数心血,是寺院的镇寺之宝。 当东方的第一缕曙光轻柔地洒向大地,这个神圣时刻便是佛像展开的最佳时机。寺院喇嘛们齐心协力将大佛卷拢后扛出,仪仗队在前方吹响号角开道,那激昂的号声仿佛在唤醒沉睡的信仰。无数群众自发地加入扛佛的队伍,他们神情虔诚,满心祈愿平安。众人将大佛抬至寺院东侧的莲花山坡,随后缓缓展开。这尊佛像长达30余米,宽20余米,从山顶一直铺展到山腰,其宏大的气势令人心生敬畏。 佛像展开后,僧众们在佛像前奏响法乐,那悠扬的旋律在山间回荡,仿佛是与神灵的对话。与此同时,他们虔诚地诵经祈祷,声音此起彼伏,表达着对佛陀的敬仰与感恩。游客和当地群众如潮水般涌来,将山坡围得水泄不通。信徒们更是五体投地,进行顶礼膜拜,争先献上布施,希望能沐浴佛恩,获得佛陀的庇佑,场面庄严肃穆又热烈非凡 。 塔尔寺拥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捶”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晒佛只会展示其中一种。若恰逢四月十五是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日,那么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便是宗喀巴大师像。除了晒大佛,在大经堂殿前还会举行启福降魔法会,喇嘛们带着面具,跳起宗教舞蹈,同时念经祈祷,为众生祈福消灾。 晒大佛这一传统法事活动,不单单是为了防止佛像霉变和虫蛀,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僧人和信教群众对佛祖的虔诚朝拜与供养,是他们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仿佛能触摸到藏传佛教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受信仰的力量,心灵也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西游第六站 塔尔寺 踏入塔尔寺,仿佛走进一幅流动的画卷。红墙金顶在高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经幡随风舞动,诵经声如潮水般起伏,让人瞬间沉入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意境。 信仰的力量 寺内,虔诚的信众一步一叩首,额头抵地,掌心向上,以最谦卑的姿态表达对佛的敬仰。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平和,仿佛尘世的纷扰在此刻都已消散。信仰,在这里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虔诚,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艺术的震撼 塔尔寺的“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令人叹为观止。酥油花色彩绚丽,人物栩栩如生,难以想象这是由僧人用冰冷的酥油一点点捏塑而成。壁画线条流畅,堆绣立体生动,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信仰的虔诚。 时间的沉淀 大金瓦殿内,宗喀巴大师的银塔静静矗立,历经数百年香火供奉,依然庄严神圣。触摸斑驳的墙壁,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低语。塔尔寺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承载着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文化。 心灵的洗涤 站在寺外的山坡上远眺,群山环绕,经幡猎猎,内心忽然变得无比澄澈。在这里,信仰与自然交融,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回归本真。 塔尔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我们,信仰可以如此纯粹,艺术可以如此震撼,而时间,终将沉淀出最珍贵的东西。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西宁“塔尔寺”怎么玩才能感受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和藏传佛教传统 西宁塔尔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历史脉络:从佛塔到格鲁派圣地 塔尔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最初是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的“莲聚塔”。宗喀巴诞生后,其母香萨阿切按他的意愿,以脐带血滋养的旃檀树为核心砌塔,形成最初建筑。此后历经多次扩建: • 初创与雏形: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仁钦宗哲坚赞禅师建院。明末清初进入鼎盛期,僧侣最多时达3600余人,并举办十世班禅坐床典礼等重大宗教仪式。 二、文化精髓:藏汉交融的艺术殿堂 (一)建筑艺术:藏汉合璧的典范 塔尔寺占地600余亩,依山而建,融合藏式平顶与汉式歇山飞檐风格: • 核心建筑:大金瓦殿以365公斤黄金覆顶,供奉宗喀巴大师的大银塔,鎏金铜瓦与琉璃砖墙交相辉映;小金瓦殿(护法神殿)陈列300余年历史的猛兽标本,象征佛法降魔。 • 布局特色:以大金瓦殿为中心,八大如意塔(纪念释迦牟尼八大功德)、大经堂(可容千僧诵经)等建筑顺山势错落分布,形成“八瓣莲花”的独特格局。 (二)艺术三绝:指尖上的千年传承 1. 酥油花:用酥油掺和矿物颜料塑成,题材涵盖宗教故事与自然景观。艺僧需在寒冬腊月将手浸冰水以保持酥油低温,20公斤牛奶仅提炼1斤酥油,作品精美且耗时费力,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 2. 壁画:以矿物颜料绘制于布幔或墙体,内容涉及佛像、民俗与历史,历经600余年仍色泽鲜艳,兼具宗教叙事与艺术审美。 3. 堆绣:以丝绸、棉花堆贴而成,人物图案立体感极强,大经堂内的18罗汉堆绣为传世珍品,部分技法已失传。 (三)宗教教育:培养高僧的学府 塔尔寺设有显宗、密宗、医明、时轮四大学院(扎仓),学僧需系统学习因明、般若等五部大论,通过严格考试逐级晋升。完成学业者可获“噶仁巴”(学士)、“噶居巴”(硕士)乃至“多仁巴”
00:00 / 07: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