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5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Collin6天前
新商业模式的争论 昨天车圈里又在疯传这么一个新闻,说是新加坡主权基金起诉蔚来,指责蔚来利用蔚能和BaaS架构,虚构收入,朋友们让我解读下这条新闻,我本来不太想理会这种无聊的炒作,毕竟涉及到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理念的认知和维护,这并没有什么,这也不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而是好几年前的旧闻了,只不过流程走到了现在而已,但考虑到现在的舆论圈乱象,还是尽可能地从自己角度来 首先,蔚来的BaaS架构,是将电池作为资产从用车体系中剥离,交给一个第三方公司运营,将重资产剥离,让主营业务更清晰,包袱更轻,这对上市公司来说,是好事,也是常有的事,并不足为奇。 那么新加坡质疑的是什么呢?质疑的是蔚来售出给蔚能电池,并一次性将之计入了蔚来的收入,而不是按租分期计入,这有点意思,因为BaaS模式下,蔚来车主购买车辆的时候,车和电是分开的,车是从蔚来购入,但电池却是向蔚能租用的,这租金收入是给蔚能的,可没给到蔚来啊。蔚来收的,当然是电池出售的费用,而不是出租的费用,不然蔚能如果就转个手,岂不就是一个二道贩子,凭什么让蔚能赚个差价呢?蔚能围绕着电池资产,依托社会募资采购电池,通过电池出租来获得收益,干干净净,一点问题都没有 本质上,蔚能就是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只不过它持有的不是房产土地等传统资产,而是新兴的电池资产,如果说这里有问题的,也不过就是蔚来似乎还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和控制这蔚能,但严格来说,也不稀奇,你说这个业务好,引导大家投资,你自己不先投一个,哪来的说服力呢? 当然,现在蔚能持有的所有电池资产都是蔚来体系的,换电支撑平台也是蔚来能源的换电站,当哪一天蔚能持有的资产包括了宁德的巧克力电池,或者其他换电联盟的电池,经营支撑换电的平台也不仅仅只有蔚来能源,那时候这些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现在科技飞速发展,新的模式也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全面深入的了解,就不要轻易触碰,不然你摸到的动物像蛇,他摸到的像柱子,但我看到的是一头大象,所以,无知不是愚昧,片面的认知才是真的愚昧 #蔚来 #蔚来BaaS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2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上热搜 #每日分享 #助手抖音 #创作人计划 #今日热点 蔚来股价于2025年10月16日出现闪崩,港股单日跌幅达8.99%,美股盘前跌幅超6%,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12。此次暴跌的直接诱因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在美国法院对蔚来及其高管提起证券欺诈诉讼,指控其通过关联公司武汉蔚能虚增收入23。 核心争议点 电池租赁收入确认争议 GIC指控蔚来在电池租赁服务(BaaS)模式下,将电池销售给蔚能时一次性确认全部收入(2020年Q4收入从28.5亿元暴增至66.4亿元),但按会计准则应按月确认租金收入,涉嫌误导投资者23。蔚来此前已通过独立调查反驳相关指控,称灰熊做空报告“无事实依据”14。 诉讼背景与市场反应 该诉讼源于2022年灰熊做空报告的后续影响,蔚来高管回应称“不清楚近期为何炒作旧事”4。尽管法院已暂缓审理(因关联集体诉讼未结案),但市场对蔚来盈利能力的担忧加剧,叠加行业价格战压力,导致股价剧烈波动15。 深层挑战 盈利模式受质疑:蔚来重资产运营(换电网络、NIO House)导致财务负担沉重,毛利率下滑引发投资者对“自我造血”能力的担忧5。 行业环境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调整期,资本从“增长叙事”转向关注盈利确定性,蔚来高端市场面临特斯拉、比亚迪等竞争压力25。 蔚来回应 公司强调诉讼源于“三年前的不实指控”,并已完成独立调查,德意志银行等机构曾驳斥灰熊报告的误读14。当前股价波动或为短期市场情绪反应,但长期需观察其降本增效进展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