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HR 说道11月前
美学原理 一、美学原理简述 美学原理是哲学和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提供对美的本质、意义和价值的深入理解,以及指导艺术创作和批评实践。它是研究艺术、审美和美感的理论体系,探讨美的本质、审美感知、艺术创作和批评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律3。 二、美学原理的历史发展 1. 古老的观念意识 · 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启蒙运动时期,美学理论开始关注个体感知和情感表达,强调美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2. 年轻的学科 · 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它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1735年、1750年鲍姆嘉通提出相关概念后美学学科逐渐形成。 三、美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1. 多种观点 · 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 · 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 · 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 · 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 · 目前的观点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2。 四、美学原理中的基本原则 1. 统一性 · 指艺术作品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2. 平衡性 · 指作品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对稳定和和谐。 3. 对比性 · 指作品中各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对比。 4. 韵律性 · 指作品中元素之间的节奏和变化3。 五、美学原理在各领域的应用 1. 建筑领域 · 运用美学原理,使建筑具有美的形式和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创造出舒适、美观的室内外环境;选择具有美感的建筑材料,如天然石材、木材等,增强建筑的艺术效果。 2. 平面设计领域 · 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美学原理可以设计出具有独特美感和识别度的标志;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创意和美学的结合,使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在包装设计中,将美学原理应用于产品包装,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在产品外观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外观美感,使其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将美学原理应用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美学原理中的重要范畴 1. 优美与崇高 · 优美的本质及其特征、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等都是美学原理研究的范畴。例如,优美具有和谐、柔美的特点,崇高则往往具有强大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马工程《美学原理》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 一、审美本质:美学的 C 位原理 审美本质是美学解释审美活动的第一原理!就像拼图的核心板块,它串联起审美起源、主客体关系、美学家们的脑洞 —— 从柏拉图追着 “美本身” 跑,到马克思把审美按在劳动里扎根,本质论始终是美学大厦的地基。 💡 二、西方美学:从 “理式” 到 “反本质” 的 battle 柏拉图的 “美本身” 执念 《大希庇阿斯篇》里揪着 “美本身” 不放,说它是让石头、木头变美的魔法本源,像极了找钥匙的执着少年(理式 = 可直观的完美实体,朱光潜译 “理式” 超贴切!)。 亚里士多德的 “接地气” 转折 直接把美按在 “秩序、匀称、明确” 的属性上,比如古希腊雕塑的黄金比例,让抽象美落地成可感知的实体。 康德的 “心理小剧场” 审美是人性自带的能力!靠心理结构玩 “自由感” 游戏,既不像做题(认知)也不像搬砖(功利),是种超然的快乐。 分析哲学的 “灵魂拷问” 吐槽传统美学玩 “本质主义” 虚招,说 “美” 是没实证的 “伪问题”,但被怼 “人文学科不能套科学公式”(摹状词理论挽回一局~)。 🎋 三、中国美学:藏在 “气” 与 “意境” 里的东方智慧 儒家:美从 “人” 来 孟子说 “充实之谓美”,把人格修养(如 “浩然之气”)外化成 “气象”,像苏轼的词里就飘着 “胸次” 撑起的审美气场。 道家:“道” 里找美 “大象无形”“天地有大美”,主张跳出表象看本质,比如山水画里的留白,是 “道” 在画面里呼吸。 佛教 “意境” 来助攻 唐代 “意境” 一出手,直接构建出 “象外之境”,比柏拉图 “理式” 更整活,是直观存在的审美宇宙。 🚜 四、马克思的 “劳动美学”:搬砖里藏着审美密码 审美本质 = 自由劳动的产物 + 调节器!比如陶艺师拉坯时,手与泥的较劲里,既有对黏土规律的拿捏(真),又有造型目的的满足(善),最后那流畅的弧线就是 “美的规律” 在发光~
00:00 / 48: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