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0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你的微信里有没有那种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如果有,请远离! 这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的。 1975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贝格尔跟理查德·卡拉布雷斯,共同提出过一个“不确定性减少理论”。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告诉我们: “人类在社交互动中天然追求‘确定性’,人们会通过主动搜集信息来降低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误差,从而规避潜在风险。” 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使得我们无法通过朋友圈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因此,对他的行为的预测误差会比那些发朋友圈的人更大。 也就导致我们无法规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所以我们才要远离。 那么,如果我们跟不发朋友圈的人接触,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呢? 我们只有对这个问题,认识得足够深刻,才会意识到有远离的必要。 不发朋友圈的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消耗你的情绪价值 当我们接触一个不发朋友圈的人时,可能会消耗我们的情绪价值。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一个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往往是一个很理性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 是人就会有分享欲,就会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朋友圈,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 比如:你今天见到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你们一起去吃饭,很开心,随手拍了一张跟朋友的合照; 然后把朋友的脸贴上一张粉色卡通头贴,发朋友圈,并配上文字,“好朋友,就是那种即使许久未见;但是一见面,仍然很亲切。” 一般来说,女孩子会比较喜欢这样发。 当然,除此之外,遇到不高兴的事,也会发朋友圈。 朋友圈让每个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分享欲。 然而,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既然能够抑制住自己的分享欲,由此可见,他(她)是不是一个很理性的人。 你跟一个很理性的人去接触,你去给他(她)提供情绪价值,那无异于热脸贴冷屁股。 你更不能指望他(她)能给你提供情绪价值,因为他(她)是一个很理性的人; 不能说他(她)不会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至少不会轻易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 所以,你跟这样的人接触,大概率只会消耗你的情绪价值。 不发朋友圈的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经济利益受损 前面有提到,不发朋友圈的人,往往比较理性。 如果你跟理性的人接触是为了业务上的合作。 按理说这样的人,其实挺适合合作的。 但是,由于他(她)会隐藏自己的信息。 比如:不发任何朋友圈,所以你能确保你对他(她)的行为的预测很准确吗? 根据“不确定性减少理论”,
00:00 / 05: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65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1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