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0
00:00 / 2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0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
什么是共模电感? 1.定义与基本原理 共模电感(Common - Mode Choke)是一种用于抑制共模电磁干扰(EMI)的电子元件。它本质上是一个双向滤波电感,主要由绕在同一磁芯上的两组线圈组成。在电路中,当正常的差模信号(如电源中的交流或直流工作信号)通过时,由于两组线圈的绕向相反,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对差模信号基本没有影响。而对于共模信号(两根导线上同时出现的、幅度和相位相同的干扰信号),两组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同向的,会对共模信号产生电感抗,从而抑制共模信号的通过。 2.结构特点 磁芯材料:共模电感的磁芯通常采用高磁导率的材料,如铁氧体、纳米晶、非晶等。铁氧体磁芯成本较低,应用广泛,在低频到高频段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纳米晶和非晶磁芯具有更好的高频特性和高磁导率,适用于对高频共模干扰抑制要求较高的场合。例如,在高速数字电路或通信设备中,纳米晶磁芯共模电感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高频共模噪声。 线圈绕组:其线圈绕组一般是用漆包线绕制。绕组的匝数和线径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定。匝数较多可以增加电感量,增强共模抑制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直流电阻,可能导致功率损耗增加。在一些大电流的应用场景中,会采用较粗的线径来减小电阻,避免线圈过热。 3.工作原理中的电磁特性 电感量与频率关系:共模电感的电感量对其抑制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在低频段,电感量相对稳定,随着频率的升高,电感的感抗(,其中是频率,是电感量)增加,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也增强。但是当频率过高时,由于寄生电容等因素的影响,其抑制效果可能会下降。例如,当共模电感用于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共模干扰时,需要考虑其在目标干扰频率下的电感量是否足够。 磁饱和特性:当通过共模电感的电流过大时,磁芯可能会出现磁饱和现象。磁饱和后,电感量会急剧下降,失去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因此,在设计共模电感的应用电路时,需要考虑最大共模电流,确保磁芯不会饱和。例如,在大功率电源电路中,要根据预期的共模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磁芯尺寸和材料,以防止磁饱和。 #emc整改#共模电感#开关电源#电磁兼容设计#广西人在深圳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