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0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枫糖1月前
红色微故事:阵地上的“弹药运输员” 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皋兰山战场,解放军某部的弹药即将告罄,前线战士只能用石头、刺刀与敌人周旋。17岁的运输员刘建国,背着装满手榴弹和子弹的挎包,跟着运输队向阵地冲锋。 敌人的炮火在运输队周围炸开,不少战友倒下,刘建国的右腿也被弹片划伤,鲜血顺着裤管往下流。他顾不上包扎,咬着牙把挎包往肩上紧了紧,猫着腰继续往前冲。快到阵地时,一段战壕被炮火炸塌,刘建国直接从陡坡滚了下去,挎包里的弹药撒了一地。 他顾不上浑身的疼痛,赶紧爬起来捡弹药,敌人的子弹在身边“嗖嗖”飞过。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名战士因没有手榴弹,正和敌人拼刺刀。刘建国抓起几枚手榴弹,拼命扔了过去,帮战士解了围。随后,他把捡好的弹药分发给阵地上的战友,自己又转身往后方跑,准备再运一批弹药上来。 往返三次后,刘建国的体力已经透支,伤口的疼痛让他几乎站不稳。但听到阵地上的枪声越来越密集,他又一次背起了弹药箱。当他把最后一批弹药送到阵地时,再也支撑不住,倒在了战壕里。战友们给他包扎时才发现,他的伤口已经化脓,身上还有多处被碎石划伤的痕迹。 战后,刘建国被授予“模范运输员”称号。他常说:“只要前线还在打,我就不能停下,多送一箱弹药,战友们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我永远被文字所震撼 #绝美镜头 #雪山 #绝美图片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