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74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26
徐伟忠3周前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生化攻防战”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生化攻防战”:农业生产的隐形战场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微生物)间的生化交互作用,是农业生产中极具意义的课题,其中致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的互作尤为关键。 多数高等植物(尤其是天然群落中的种类)并非易受微生物侵染,要么对微生物侵染有抗性,要么能与之建立共生关系。就连栽培植物,其野生种也常比栽培品种更抗病,这也是育种时从近缘野生种获取抗性基因的原因。 微生物侵染植物需先穿过表面层,人们曾设想植物有物理屏障阻挡,但目前尚无具体证据,植物体表的角质层仅能延缓微生物侵入速度。既然物理屏障不明确,化学屏障的存在就成了合理推测。 20世纪初就有人猜想植物含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而真正的突破是1941年Muller和Börger提出的植保素学说——植物感病时会从头合成化学物质(植保素)抵御病原菌。1960年在豌豆中分离出“豌豆素”后,更多植保素在植物中被发现,证实植保素形成是植物应对病原菌入侵的主要应答方式。 不过,即便有化学屏障,植物仍会发病,因为致病菌株会通过生化手段突破防御,而植物也会进一步反击,二者展开“生死斗争”,最终结局取决于谁能掌控局面。 总而言之,高等植物与微生物间的生化交互复杂且充满“攻防博弈”,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需突破重重化学屏障,这一过程也是农业抗病研究的关键切入点。#徐伟忠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7: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7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2
00:00 / 18: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0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