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9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8)冯紫英的酒令 冯紫英召集聚会,除贾宝玉、薛蟠外,还有锦香院妓女云儿,以及唱小旦的蒋玉菡参加。聚会上的重要内容是宝玉提议的一个游戏,游戏由三个部分组成,先要说出女孩的“悲愁喜乐”,再唱一支时样曲子,最后借酒席上的食品或者装饰说出一句与此有关的古诗或古文。其中,冯紫英的内容,应与史湘云有关。 第一句“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对应的是史湘云婚后丈夫与儿子罹患重病。第二句“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对应的是史湘云丧夫失家、风波迭起的人生际遇。第三局“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对应的是史湘云婚后育有两个孩子,第四句“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对应着史湘云爽快、顽皮的个性。 后面冯紫英唱道:“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刁钻古怪鬼灵精”也立即使人想到史湘云。 冯紫英引用的古诗是“鸡声茅店月”,这句诗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商山又叫“楚山”,史湘云的判词是“湘江水逝楚云飞”,楚地的对应再一次指向史湘云。 温庭筠有一位著名的红颜知己,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才女的鱼玄机。鱼玄机幼年丧父,母亲靠给妓女洗衣为生。在温庭筠的主持下她嫁给李亿,但不被原配所容被迫出家,遂因情生恨放浪形骸成了名妓,这也对照了史湘云幼年父母双亡最后成为妓女的命运轨迹。宴席上的妓女名叫“云儿”,出自锦香院,“香院”谐音“湘云”。史湘云没在酒席上,却以“云儿”的身份一直参与其中。 书中史湘云是最爱说话的,她的叔叔名字是史鼐、史鼎。鼐与鼎都是王权的象征,古人常将重要的典章、册封、祭祀、征伐等历史事件铭刻在鼐或鼎上,所以鼐与鼎有记录历史的功能。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麒麟,史书《春秋》又名《麟经》,孔子有“获麟绝笔”的典故。史湘云的性格与这些文化符号都在暗示史湘云影射的是历史、史书。 冯紫英讲述的正面故事是史湘云命运的谶语,背面含义则是在暗示一段历史。“儿夫染病在垂危”是指明朝的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清风明月在明末清初特定历史时期分别代指清朝与明朝,“大风吹倒梳妆楼”是指清朝推翻了明朝。“头胎养了双生子”应是指南明隆武政权与鲁监国的对峙、绍武政权与永历政权的冲突。“私向花园掏蟋蟀”及句旁的甲戌侧批“紫英口中应当如是”,未解其意。#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史湘云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9: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8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7)冯紫英打围​ 薛蟠生日前夕邀请宝玉赴宴,冯紫英不请自来。冯紫英深得批书人喜爱,不断批注其“英气、英侠、豪爽、爽快、豪侠”。冯紫英说起自己三月二十八出去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了一翅膀,又说是“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吃了茶后马上就走说有“大大要紧的事”。这欲言又止、云山雾罩的样子,实在费人猜摹。 “打围”就是打猎。宋代孔平仲《孔氏谈苑·吴长文使虏》记载“吴长文使虏,虏人打围无所获,忽得一鹿,请南使观之。”而在文学和文化中,常见围猎与战争的象征性表达。《论语·子路》篇中孔子曾提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蒐狩而习之”,即通过围猎来训练士兵,以备战战争。战争中的“围攻”战术与围猎中的“合围”战术相似,甚至战争中的“围攻”被视为一种“狩猎”。所以,这里的打围意味着战争。 “兔鹘”是局部羽毛带褐色的白鹰,可捕捉野兔等小型猎物。兔鹘还是契丹和女真人对于束带的称呼。《宋史·舆服志》中记载:“上项带,国言谓之‘兔鹘’,皆其故主完颜守绪常服之物也。”因此,兔鹘也可以代指女真,女真就是满清。 铁网山也非第一次出现,薛蟠给秦可卿的樯木棺材板,就出自“潢海铁网山”。 冯紫英铁网山打围被兔鹘伤了,其含义为与满清的战斗中吃了亏。 冯紫英与贾府的关系极亲厚。他在前八十回多次出场,每次出场应都与某些真实历史事件相关。 第一次在第十回,冯紫英见贾珍为秦可卿病情忧心,推荐他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来为秦可卿治病。 第二次在第十四回,参与为秦可卿送殡。在锦乡伯公子之后,冠名为神武将军公子,身份是王孙。 第三次在第二十六回,薛蟠邀请贾宝玉出席其生辰宴,冯紫英前来。 第四次在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设家宴款待贾宝玉,期间引出蒋玉菡。 第五次贾母清虚观打醮,冯紫英知悉后派人来送礼。 第三次出场特别注明冯紫英父亲是“神武将军冯唐”。西汉冯唐的故事,被王勃写入《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一生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有关他主要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汉文帝时期,匈奴大举犯境情况危急。冯唐请汉文帝赦免并重新启用魏尚,给出的理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一个是汉武帝时期,被举荐抗击匈奴,但当时他已经90多岁,只能派儿子出战。提到冯唐,就意味着报国情怀与壮志难酬。《红楼梦》用冯唐典故,言外之义也应与抗击北方少数民族侵犯有关。#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冯紫英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古琴弦歌弹唱87版红楼「红豆曲」 - 完整版 武怀琛演奏 《红豆曲》是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薛蟠一行人在冯紫英家行酒令时,宝玉所吟唱的歌曲。剧中歌曲由王立平作曲,87版红楼两次出现这首歌曲,第一次是书中情节的行令场景,由叶茅给宝玉配音演唱;第二次出现则是在贾府被抄、大厦崩塌之后,宝玉流落海边,黛玉送他的玻璃绣球灯已然破碎时,由陈力演唱,极其凄楚哀怨。剧集插曲安排极其巧妙,第一次是表现上层社会富贵闲人的骄奢风气;第二次则是强调贾府没落之后与先前浮华淫靡的强烈对比。因此《红豆曲》在剧集中的分量可谓极重,发挥着对比线索的重要作用。 红豆,是古时儿女相思之物。宝玉通篇所叙相思愁苦之情,不难让人联想到他与黛玉懵懂的爱情,想必这也是剧集中宝玉唱曲之时,镜头却用了许多黛玉的情节切片的缘故。 曲子的唱腔借鉴了北方曲艺唱法,属民间的小曲唱腔,十分符合剧情的条件。公子哥儿之间的小宴,席间行令所唱,必不会是庙堂大雅之音。由此可知王立平先生匠心独运,极致考究。我在演唱之时,为就古琴音色的延展性,将“风雨黄昏后”一句做了些许的延长,其余不做任何更改。包括唱腔我也在极力追求北方小曲的风格,原唱叶茅先生有着深厚的戏曲基础,唱出来的腔调真是令人拍案叫绝。诚不敢与经典争辉,只能尽力而为,能力一般、水平有限,谨以此曲致敬永恒经典。 #古琴演奏 #国乐 #红楼梦解说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78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