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八、子夏①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②,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今 译 子夏问:“古诗说‘美妙的笑容,双颊多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多妩媚啊;粉白的底,再画上五彩的颜色啊’,这三句指的是什么?”孔子说:“这是说画画先把白底抹好,然后再加上五彩的颜色。”子夏说:“是不是如同人要先有忠信的美德,然后再用礼来修饰呢?”孔子说:“卜商呀,你这番话启发了我,像这样就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 引 述 春秋时代,人们喜欢委婉地通过《诗经》的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意。那是一个诗的时代,大家诗兴十足,而且善用诗歌来表达情感。诗的素养很高,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特色。 子夏从彩绘要先打底,联想出人的忠信是美德的基础。难怪孔子十分赞赏,说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谈论《诗经》的内容了。学习孔子的言论,比喻和象征是十分必要的素养,子夏应用得十分巧妙,实在难得。 生活智慧 (一)凡事有先有后,不应该先后颠倒。而且有本有末,不能够本末倒置。先打底后加绘彩画,相当于以仁为本,才可以讲求礼仪。缺乏诚意,那就是礼多必诈。 (二)人应该先以忠信作为基础,然后通过礼的形式,来展现文雅的举止。基础稳固,表面的礼节自然感人,否则形同虚设,令人生疑,甚至于心生厌恶,反而产生负面的效果。 (三)读书明理,必须用心领悟。不能望文生义,专门在文句上面下功夫。字里行间的含意,有时候比文句本身更重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力和领悟力,才能读出书中的真正道理。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