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7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58
00:00 / 05: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6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12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9
00:00 / 07: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论语》季氏第十六第8章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今译: 孔子说:“君子表现三种敬畏的态度:敬畏天命,敬畏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畏,常见高位的人而轻忽了礼貌,不敬重圣人所说的话。” 主旨: 孔子以「君子三畏」来教导弟子。 引述: 《中庸》第二十章有一句话:“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意思是想知道人,就不能不知道天。我们必须研究天道,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才能够应用在人生的各方面。“命”这个字,由口和令组合而成,也就是命令的意思。自己有能力办得到的事情,自己可以命令自己。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地方,譬如死亡、命运、成败等,最好听从天的命令。天的命令即是天命,孔子学习到五十岁,才证知天命。我们说证知,是因为孔子并不把天命当作知识来研究,而是经由做人做事的过程中,实践的体验中,所感悟到的。 君子了解天命,知道大人是人格伟大的君子,明白圣人的话,十分珍贵,最好奉为人生的座右铭,所以列为君子敬畏的三种主要对象。 小人刚好相反,不了解看不见的天命,不知道大人的可贵,也不明白圣人所说言论的重要性。因此不敬畏天命,轻视大人的品德典范,不敬重圣人的言论。 生活智慧: (一)孔子一直到五十岁才知天命,可见要了解天命,并不容易。我们在尚未了解之前,最好不要任意加以否定。就算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也应该用心来体会。 (二)重视宗教信仰的人,把一切问题的责任,都交给神。敬畏神,对神产生信心,是神本位的态度。我们是人为本的人本位,自己的责任,要由自己来承担。我们敬天、敬畏天命,实际上是把天道和天命落实在人的道德修养上。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否则天命随时可能远离我们。 (三)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都把责任交给自己。我们不把责任推给神,更不能逃避责任,这才是人性最高的尊严,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动力。 建议: 先把天命、大人和圣人的意思想一想,再加深印象,逐渐增进自己的认识和体悟。 #论语 #修身养性 #国学智慧 #知行合一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