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我因为掩隐罪已经录了两次口供了,现在心里慌得很,接下来该咋办啊?” 值班律师的咨询录音里,当事人的焦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别急,这类案件有明确的应对思路,律师这就给你说清楚! 一、录两次口供,意味着什么? 两次口供是警方调查的关键环节,但不代表一定会被立案或判刑。警方会通过两次口供的一致性、细节匹配度,结合其他证据(如涉案财物流向、是否知情的佐证等),判断是否符合掩隐罪的立案标准。这时候你的每一句陈述都可能影响案件走向,千万不能大意! 二、第一步:全力争取 “不予立案”,把风险掐在源头 这是最理想的结果,核心要抓住 “是否构成犯罪” 的关键: 看主观是否知情:如果能证明你不知道经手的财物是违法所得(比如对方隐瞒来源,你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就可能不满足犯罪构成要件; 看情节是否显著轻微:比如涉案金额极低、只是偶然帮忙且没获利,律师可据此向警方提交法律意见书,论证不具备刑事处罚必要性; 看证据是否充足:若警方证据链有缺口(如缺乏你 “明知” 的直接证据),律师可申请补充侦查或提出异议,推动不予立案。 三、若立案不可避免,第二步:重点争取 “缓刑” 要是案件已进入立案程序,缓刑就是重要的辩护目标,需满足这些条件并做好准备: 基础条件要达标:可能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 积极行动攒 “筹码”:主动退缴违法所得、赔偿被害人损失,争取出具谅解书;如实供述案情,成立自首或坦白,这些都能大幅提高缓刑概率; 律师精准辩护:从涉案角色(是主犯还是从犯)、社会危害性、家庭情况等角度切入,提交辩护意见,说服法院适用缓刑。 律师重要提醒 掩隐罪案件的每一步都藏着关键节点,两次录口供后更是黄金应对期。不同案件的证据细节、涉案金额、主观状态千差万别,靠 “网上查资料” 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就点击主页私信预约,来律所面谈!律师会帮你梳理两次口供的关键细节,分析证据链漏洞,定制 “先争不立案、再保缓刑” 的专属方案,帮你把风险降到最低。 #掩隐罪辩护 #不予立案争取 #刑事律师 #刑事案件 #律师咨询
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5
00:00 / 05: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