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国家公园 横跨落基山脉 冰川国家公园是美国大陆落基山脉最靠北的国家公园,它与加拿大沃特顿国家公园组成了跨国公园。 位于加拿大境内的落基山脉有世界著名的班夫,幽鹤,贾斯珀等国家公园,但我们近几年已经游玩了多次,现在决定从落基山脉南下进入美国,第一站就是冰川国家公园。 冰川国家公园中最主要的通道就是向阳大道,它横跨了整个落基山脉,它让我们能深入到群山之中,一探落基山脉的纵深,从近处领略到落基山脉的雄伟。 向阳大道从东端的圣玛丽湖开始,沿奇曲的山路,一直通向西端的麦克唐纳湖,路的两边有雪山,冰川,还有许多著名的步道,让人们进一步地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冰川国家公园与沃特顿国家公园一起于2017年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很多的树木烧毁,现在看到的成片白色的枯树杆已成了这两个国家公园內的一大景色,但沃特顿国家公园的烧毁成度明显大于冰川国家公园。 虽然,冰川国家公园全年开放,但向阳大道冬天与早春都关闭,主要的景点都在关闭的路段,每年6月底到7月初才开放,这时的景色是最美的,因为很多的山峰还有大量的积雪,这些积雪更能衬托山势的险峻。随着夏天到来,气候转暖,景色将逐渐地退化。 向阳大道上的红色观景车也是亮丽一景,能敞篷观景。向阳大道为了安全对行车有了限制,比如拖挂房车不能行驶。为了安全向阳大道上超车路段很少,很多车为了看景缓慢行驶,造成堵车已成常态。 山中的气候真是变化无常,一会儿太阳,一会儿下雨,所以要预留一定时间做备份,不要为下雨而失望,往往雨后的天空有奇妙的景色。 在麦克唐纳湖,我们乘上了湖中游艇,晴空万里,一点也看不出此时山里还是瓢泼大雨,我们狼狈地逃出山中。 红岩石一景,比较与沃特顿峡谷逊色不少。只是碧绿湖水为此景增添了新意。 一回到山中,立即又回到了雨中,我们耐心地等待,终于又看到了篮天白云,雨后的群山,被雨水洗得干干净。白云在山间环绕,美丽的景色不断地闪现。 来时阳光,回时阴雨,同一地方,不同的景致,不同的心情,这就是大自然为人类营造的一切。
00:00 / 2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卡若拉冰川5180米高度的震撼美景,你见过吗?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同时也是年楚河东部源头。其独特之处在于离公路仅300余米,是西藏距离公路最近的冰川,观看点海拔约5400米,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游客近距离观赏冰川的理想之地。 卡若拉冰川其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则形成两个悬冰川形式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末端海拔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末端海拔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 独特冰川形态与地质奇观。冰川前缘因基岩山丘起伏,冰层顶部张裂消融形成壮丽的冰塔林,雪尘相间的冰塔林表面呈现云卷状奇异褶曲,宛如精心雕琢的花纹图案;冰舌前缘基岩冰蚀台地上可见数条长达10余米、宽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平行楔型刮痕,形如“创床导轨”,为其他冰川罕见景观。 震撼视觉感受: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虽然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上部在阳光照耀下如巨型唐卡熠熠生辉,加之乃钦康桑峰山体雄伟、尖锥突兀的背景,构成“静静梳妆的美人”般的静谧画面。 卡若拉冰川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在此拍摄外景,这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气大增,吸引了众多旅行者前来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不过,《红河谷》拍摄时为制造真实雪崩情境,利用炸药在冰川上炸出的三角形缺口再也无法补上,成为人类活动对冰川不可逆影响的标志。 站在公路旁仰望,巨大冰舌悬于山岩之上,云雾缭绕中寒气逼人,冰川奔涌而下的视觉冲击与凛冽气息令人心生敬畏。然而,近距离观察到的冰川消融痕迹与人工破坏印记,又让人对自然的脆弱性感到痛心,形成“壮美与伤痕并存”的复杂观感。 卡若拉冰川以其近公路的便利性、壮阔的冰塔林景观和影视文化标签,成为展示青藏高原冰川魅力的窗口。但其现状也揭示了高原生态的脆弱性——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正在改变这一“天界尽头”的容颜。游览卡若拉冰川的体验,既是对自然伟力的赞叹,也是对生态保护的深刻警醒,正如其“最美的天堂在心里”的美誉,提醒人们唯有敬畏与守护,才能让这份圣洁延续。 #卡若拉冰川 #高原冰川 #旅行大玩家 #此生必去的地方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