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8
应昌之战:蒙古版“靖康之变”!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外甥李文忠率军北伐,清剿北元残军。随即李文忠率十万明军出野狐岭,进抵兴和。元兴和守将见明军势大,举城出降。 李文忠率军继续前进,抵达察罕脑儿。明军随即攻城,破城而入,擒获元平章政事竹贞。元太尉蛮子率军数万来战,两军会于骆驼山。明军将士奋勇争先,大破之,元军四散。明军进抵元上都开平,元平章政事上都罕不战而降。 李文忠听闻元顺帝病死,新帝于应昌刚刚即位,随即亲率五千骑兵兼程以进,奔袭应昌,行至途中忽遇元军,李文忠率军应战,激战未久,元军不敌,败往应昌。明军于后追击,围攻应昌,次日城破,元新帝北逃。明军一路追击至红罗山,俘五万多人,元帝仅以身免。李文忠俘获其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两朝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李文忠到京城奉献捷报,明太祖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劳最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岐阳武靖王 #历史看客 #应昌之战 #历史看客架空系列 #大明开国天团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16
历史看客11月前
1369年,李文忠代替常遇春执掌西征军,征讨北元。执掌西军后,在短短月余,李文忠就屡创佳绩,先是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后又在白杨门大破前来抵御的北元主力,擒获敌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次年,李文忠又率十万大军出野狐岭,北征元朝残余势力。此战,李文忠更是战果辉煌,不但将北元新君元昭宗再次击败,还俘获昭宗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和五万余元军,及宋、元玉玺金宝。攻下上都城后,李文忠下令大抢了三天三夜,蒙古的宗室,一半儿以上被虐杀,宗室的女子直接入军营为妓,每日至少接待一百个明朝大兵。跟着蒙古人逃过来的汉人士大夫,死的更惨,基本上都被李文忠车裂,凌迟,抽肠。或者是当做猎物,乱箭射成刺猬。蒙古人的圣地“哈拉和林”,这是一座曾经是让整个亚欧大陆听闻都颤抖的城市,它曾经是强大无比的蒙古帝国的都城,也是世界的中心。直接被李文忠放火烧了,住在那里的黄金家族后裔,几乎屠戮一空,成吉思汗的雕像,都被李文忠给毁了。蒙古的孝子贤孙,围着哈拉德林的废墟,不停的向着成吉思汗赔罪。 李文忠从19岁第一次参加战斗,到45岁因病去世,李文忠在这26年间一直都在替明朝南征北战,四处开疆扩土,可以说是未尝一败。灭张士诚、占上都、征北元,李文忠在这些战役中都是功劳卓著的,比如灭张士诚一战,若不是他在新城,以数万击败张士诚的二十万主力军,恐怕朱元璋灭掉张士诚还需要数年的时间。再不如征北元,他数次率军沉重地打击了北元的士气,先是将元昭宗赶出应昌,俘虏昭宗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又攻克北元的精神所在和林,这一切的战果都让北元渐渐地失去了对抗明朝的决心。#岐阳武靖王 #李文忠 #历史看客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78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10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7: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李文忠3周前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字保儿,江苏盱眙人,是明朝初年的开国元勋和将领[__LINK_ICON]。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__LINK_ICON]: - 身世背景: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姐朱佛女之子,即朱元璋的亲外甥。12岁时,李文忠的母亲病逝,后随父亲李贞辗转避难,14岁时在滁阳投靠朱元璋,被朱元璋收为养子,改姓朱。 - 军事生涯:19岁时,李文忠以舍人身份领兵于池州击破徐寿辉的天完军,此后转战浙江各地,先后击败元朝军队、苗兵以及张士诚的部队等。洪武二年,李文忠跟从右副将军常遇春攻下元上都,常遇春去世后,他代替常遇春率军北征。洪武三年,李文忠和大将军徐达率领十万大军于应昌战胜元军,因功加封为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爵位曹国公。此后,他又多次出征北元,屡立战功。 - 晚年参政:洪武十年,朱元璋任命李文忠和韩国公李善长参与商议军国大事。洪武十二年,李文忠带兵平定洮州十八番将叛乱,并在东龙山南川筑城,设洮州卫。他还曾向朱元璋建议挖掘地下水引龙首渠进入西安城,以解决城中多碱卤水不可饮用的问题。 - 人物评价:李文忠性格沉稳,气量宽宏,宅心仁厚,英勇善战,且通晓经义,能歌善赋,深受朱元璋的重用。他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死后被朱元璋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和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三。#大明王朝1566 #水墨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6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