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哲学史】二手圣人 AI时代的信息傲慢|39 古代哲学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希庇亚-记忆主义 AI与短视频里的KOL们,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对任何话题侃侃而谈。但这真的是知识吗?我们拿着这些快餐式的“高观点”,在全网进行着观点的“暴论”,这听起来如此荒谬,但我们真的能摆脱这个结构吗?有人会说,从书本里得到的难道不也是二手的知识吗?我们究竟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知识? 2500年前,古希腊就出现了一位“最强学霸”——智术师希庇亚。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掌握了海量知识,并发展出一套“万能模板”,能就任何主题发表演说,成为了当时最耀眼的学术明星。但他真的掌握了智慧吗?当苏格拉底追问“什么是美”时,这位博学家却哑口无言。 本期《维思涛涛》将带你走进希庇亚的世界,剖析他那套“记忆主义”与“模板化思想”的本质,并揭示我们这个时代人人面临的“现代希庇亚困局”:我们拥有的是“知识的幻象”,而非真正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止于批判。本期节目将为你提供三条清晰的突围之路,教你如何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负责任的、在实践中创造意义的智慧主体。让我们一起,踏上从“知道”走向“理解”的旅程。 #哲学 #哲学史 #唯物主义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希庇亚
00:00 / 1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AI 记知识快?赛博仔教娃 AI 夺不走的真本事 AI 时代教育、赛博仔科创、观察力、试错力、实践力、AI 替代不了的能力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人不能跟 AI 比聪明、知识、记忆” 的话,是不是戳中你的焦虑?AI 记知识点比娃快、算题比娃准,那孩子该学啥?别慌,答案早有了:培养 AI 没有的能力! 就像咱们赛博仔校区的孩子,发现妈妈出差时多肉总干死,想做自动浇水花盆。“多肉需要多少水” AI 能查,但 “怎么发现妈妈的困扰” 是观察力,“试 3 次传感器才调好湿度” 是试错力,“把塑料瓶改成储水罐” 是实践力 —— 这些 AI 学不会,也是我们最想教给娃的! 常有人问 “学编程机器人会被 AI 替代吗?” 我肯定说不会!我们不教 “背编程语法”(AI 随便就能生成),而是教娃 “为什么要这么编”“怎么改才能让机器人更好用”。就像福建舰工程师,AI 能算数据,但 “怎么让弹射更适配中国航母”,靠的是人独有的创造力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AI 时代,教育不该是 “让娃比 AI 记更多知识”,而是 “让娃拥有 AI 夺不走的内核”:发现生活痛点的敏感、不怕失败的勇气、把奇思妙想变现实的动手力。赛博仔一直坚持:不培养 “AI 的对手”,只培养 “AI 时代的创造者”! 若你也在想 “AI 时代该怎么教娃”,试试这个小任务:让娃找家里一个 “不方便” 的小事(比如找遥控器难),画个解决草图。私信我 “AI 时代”,我把任务卡模板发给你 —— 一起帮娃练 AI 学不会的本事,这才是未来的竞争力! #徐扬生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实践能力 #AI #长沙县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6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