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正阳门箭楼:前门大街最佳观景位 来了前门,别光顾着逛前门大街了。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一座矗立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传奇建筑 —— 正阳门箭楼!它从明代就站在这里,见证了王朝更迭、市井繁华,六百年的风雨都刻在了每一块城砖上。想知道这座神秘箭楼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吗?跟我一步步揭开它的面纱! 这座箭楼建于 1439 年,也就是明英宗正统四年,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门,守护着京城的南大门。直到 2024 年 12 月 26 日,它才重新对公众开放,这可是时隔 30 多年后的再次亮相,能走进这里亲身感受历史的温度,真的太难得啦! 要说这箭楼最让人惊喜的,就是三层和四层的拍摄机位,堪称王炸!站在三层的箭孔前,前门大街的热闹全景能一览无余。再上到四层,透过箭孔望出去,更让人震撼 —— 南中轴线像一条笔直的线,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永定门,那种古今交融的纵深感,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楼里的展览也特别有看头。一层有个让人惊叹的千斤闸,这可是古代的防御利器,靠着复杂的滑轮组和巨大的石块,能在瞬间落下挡住敌人。一至三层还有《北京中轴线 —— 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专题展览,展出的脊兽、瓦当等文物,都在悄悄诉说着当年营建正阳门时的精细考量。到了四层,就变成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客厅,这里有 “燕京八绝” 这些精美的非遗工艺品展示,偶尔还有古家具展览和古琴演奏,传统韵味十足。 #北京导游协会 #历史人文旅游 #天坛 #北京古建 #历史 @北京文旅金名片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我带姑娘逛京城🍭16—北京前门大栅栏 从国家博物馆出来,我们顺着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南,穿过地下通道,就一头扎进了热闹非凡的大栅栏。 眼前这座正阳门超有来头,它以前叫丽正门,是明清北京内城城墙的正门,也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城楼、箭楼与瓮城紧紧相依,组成了一套超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可太酷啦! 大栅栏的历史那得追溯到明代,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就成了京城文化和商业的“超级符号”。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栅栏这地儿靠着正阳门,慢慢变成了交通要道和商业聚集地。到了明孝宗弘治元年,为了治安,京城各街巷路口都设了木质栅栏,前门附近这个规模最大、管得最严,“大栅栏”的名字就这么来啦。 清代时,大栅栏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商业中心,瑞蚨祥、内联升、同仁堂、六必居这些老字号扎堆,那叫一个繁华。清末虽然遭了火灾,可很快又重振旗鼓。民国时期,这儿的商业更多元了,百货店、电影院都冒了出来。新中国成立后,大栅栏经历多次改造,保留了部分老字号。21世纪后,政府保护性修缮,把它打造成文化创意街区,老北京风情和现代文艺元素完美融合。 现在的大栅栏,既是展示北京传统文化的大窗口,又是游客体验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热门打卡地,“京师精华所在”的地位稳稳的。 从大栅栏出来,好家伙,正好碰上了天安门夜骑的大军!上千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做着同样的事儿,这阵仗,看得我内心那叫一个震撼!闺女,冲呀,咱们也去看毛主席!#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北京旅游 #亲子游玩好去处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这句老北京的民谣,将正阳门箭楼的巍峨气势娓娓道来。经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测量,这座巍峨建筑通高 35.37 米,屹立于京华大地,成为北京人心中无可替代的 “大前门” 象征。 往昔的正阳门,由一圈瓮城巧妙串联起箭楼、城楼、东闸楼与西闸楼,构成 “四门” 格局。四座城门皆下筑雄浑城台,上立巍峨门楼,气势恢宏。正阳门箭楼更是内城九门中独设门洞者,平日里紧闭,只为皇家车辆开启尊贵通道。门洞内,一扇涂满红漆的 “千斤闸” 至今高悬,诉说着往昔的森严与庄重。箭楼设有两重门,前为吊落式的千斤闸,后是厚重的对开铁叶大门,层层防护,尽显威严。不过,见证历史风云的瓮城,于民国四年(1915)因城市发展需要而拆除,留下些许历史的遗憾。 漫步箭楼周边,宛如置身石刻艺术的殿堂。东、西、南三面的石狮,出自明清工匠之手,或昂首蹲坐,或怒目圆睁,毛发、利爪等细节栩栩如生,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北侧城楼跳台宽广,踏上上下马道,便能瞧见城砖上镌刻的铭文,这些文字是历史的密码,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尤其是西侧出口马道边的城砖,清晰铭文随处可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建造故事。 踏入箭楼二楼,中间展柜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实物展品。脊兽造型精美,彰显古代建筑的灵动之美;瓦当纹样独特,蕴含深厚的文化寓意;压胜锡盒承载着古人的祈福心愿;象征金木水火土的镇物,蕴含着传统哲学智慧;《康熙南巡图之回銮图》画卷,更是将历史场景生动再现。在二楼,还能近距离观赏箭楼千斤闸的上半部分,配合 3D 视频的动态展示,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千斤闸的运作原理。若登上四层,在中间左右数第七个箭窗处驻足,便能将南中轴线的壮美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正是中轴线的正中心,承载着北京城的千年气韵与文化脉络。#北京胡同 #正阳门 #前门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