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钻石糖3月前
#泉州旅游 #历史古城 #清源山 #老君岩 #暑假生活 泉州老君岩是泉州乃至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与泉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多元文化特质紧密相连,具体如下: 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道教石雕, 老君岩的核心是一尊宋代道教老君造像,雕于北宋时期(约11世纪),依托清源山的天然巨石略加雕琢而成,高5.63米、宽6.85米,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道教老君石雕。造像坐姿自然,面容慈祥,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也展现了宋代民间工匠“天人合一”的雕刻智慧。 道教文化造像原被宏伟的道观(如真君殿、北斗殿等)环绕,是宋代泉州道教活动的核心场所之一。宋代帝王崇奉道教,泉州作为当时的重要港口,道教与儒家、佛教等共同构成主流文化,老君岩成为地方官民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也见证了道教在闽南地区的传播与本土化。 历史见证泉州港的鼎盛与文化包容 宋代的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海上贸易繁荣,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老君岩所在的清源山紧邻古城,造像“背山面城”的布局,既呼应了泉州“山—城—海”的地理格局,也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理念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此时的泉州,既有道教的清净,也有佛教的禅意、伊斯兰教的虔诚,老君岩成为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中道教文化的标志性存在。 与泉州“海滨邹鲁”的文脉共振 泉州自古被誉为“海滨邹鲁”,文化底蕴深厚。老君岩所承载的老子思想,与泉州崇尚教育、重视人文的传统相契合。历史上,文人墨客常登临清源山,留下咏赞老君岩的诗篇,使其成为泉州文化意象的一部分,与小山丛竹书院等儒家场所共同构成泉州的“文脉地标”。 泉州人的生活与记忆 尽管周边道观已毁,老君岩露天屹立近千年,成为泉州人心中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宗教遗迹,更融入了地方民俗(如登山祈福),是泉州人对“本土文化根脉”认同的象征。2021年,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遗产点,老君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印证了其与泉州城市历史的不可分割性。 简言之,老君岩是泉州多元文化的“活化石”——它见证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世界大港的繁荣,承载了道教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更成为泉州“山海相拥、古今交汇”城市特质的生动注脚。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