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92
翻山越岭,踏过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奔波几百里,跑到陕北佳县与榆阳交界的山里,只是为了看一下这棵千年古柏。它遭雷击后被劈为三部分,从离地不远处分别向东、西、南方向各自成长。在雷霆万钧之力的摧残,烟火升腾的淬炼之后,还是这样茁壮成了令人望之神王,观之喟叹的庞然大物。只有走到它的身边,仰望它,凝视它,触摸它,静静地在四面黄土高坡的包围中与它独处,你才能感受到那种不可遏制的生命力量。突然想起爷爷讲过的这个民间故事。小时候只对故事里的动物感兴趣,老是缠着大人给讲有关它们怎么成精修仙的事儿。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动物从来就是重要的角色。后来慢慢明白,人们之所以创作出来这样的故事,而且喜欢听这样的故事,源于一种古老而根深蒂固的观念: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无论山川草木,还是毛羽鳞介,都是有生命有能量的存在,要对之有必要的尊重。同时,对于它们的反常的“极端”、“异类”,又有自然或说天道,或者是人的力量来制衡与纠偏。这又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保留了人的尊严。同样,对于资助人的某些存在,如果人不守信用,就像众多传说的冢子上借盆借碗那样,则会丧失信任。“不诚无物”,一切还是在人自身啊#千年古树 #民俗文化 #乡村振兴 #万物皆有灵性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5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4
在云贵高原褶皱的肌理间,喀斯特地貌勾勒出千沟万壑的苍茫。贵州,这方没有平原的土地,曾被险峻山势隔绝成星散的孤岛,连亘古流淌的江河都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然而,人类向山而行的勇气从未折损半分——两万多座桥梁如神迹般拔地而起,它们是钢筋铁骨的巨龙,横卧于乌江澎湃的浪尖;是银绸织就的丝带,缠绕在苗岭氤氲的云间;更是贵州人以智慧为墨、汗水为笔,在天地间挥毫泼墨写下的磅礴诗行。当高速公路如金色脉络贯穿全境,当硬化道路化作细密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每座村寨,“地无三里平”的桎梏终于被打破,一个县县通高速、村村连坦途的新世界就此诞生。2018年底的数字记录着时代的脉络: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05万公里,而贵州的每一寸通途,都在书写着震撼人心的生存史诗。那些曾经深陷泥泞的脚印,如今踏在平整如砥的路面上,“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愿景,从祖辈的叹息变成了今时的寻常。晨光熹微中,客车载着新鲜采摘的蔬果驶向城镇,暮色四合时,又将归乡人的思念与行囊稳稳送回炊烟袅袅的村落。车轮碾过的不仅是坚实的路基,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望。这些蜿蜒于青山绿水间的道路,早已超越了交通载体的意义。它们是穿透云雾的金线,串起了田间地头沉甸甸的稻穗与漫山遍野的刺梨;是连接城乡的纽带,让深山里的天麻、苗绣化作致富的珍宝,走出重峦叠嶂;是流动的风景长廊,载着游客驶入苗寨侗乡,聆听鼓楼里千年不绝的大歌,触摸风雨桥上岁月的纹理。在安顺的田园,公路与花海共舞,催生出农旅融合的浪漫诗篇;在毕节的群山,道路与产业共生,让曾经贫瘠的土地绽放出经济作物的繁茂。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是一支画笔,在黔贵大地上勾勒出发展的壮美画卷,让沉寂的山河焕发新生,让古老的村寨重燃希望,奏响产业兴、生活富、乡村美的动人乐章。#贵州 #农村公路 #我们走在大路上 #基建狂魔 #鸣潮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