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他才是真正的天堑通途人,不仅能驯服狂潮筑长虹,仅凭一个灵感就让千年天险变通途,还让抗战血脉在炮火中依然畅通。身穿旧西装,面对的是世界难题,肩上扛的是国家命脉。没有他,我们的东南半壁可能要在侵略者铁蹄下颤抖更久,因为他建造的是炸不垮的战争动脉。你知道钱塘江大桥有多传奇吗?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告诉你答案。 1937年,当日军铁蹄逼近杭州,这座刚通车89天的大桥迎来悲壮命运——必须由它的创造者亲手炸毁。爆破按钮按下的瞬间,茅以升含泪立誓:“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背后,是他早已埋下的深谋远虑。简单说,他在设计时就预埋了炸药孔,宁可自己心血化为烟尘,也绝不给敌人留下一寸通路。那时候钱塘江被称作“鬼见愁”,西方专家断言这里根本不可能建桥。是茅以升,用“射水法”攻克流沙,用双层结构抵御空袭,让中国人第一次在怒潮上架起自己的钢铁脊梁。 这一切的起点,竟是10岁那场因祸得福的缺席。端午赛龙舟时,因腹泻卧床的小茅以升躲过了秦淮河桥坍塌的惨剧。听闻小伙伴描述伤亡惨状,他握紧拳头立下誓言:“我要造最坚固的桥!”谁曾想,这个因灾难萌生的梦想,后来会在民族存亡关头成为救命通道。 但最震撼的是他破解“不可能任务”的智慧。面对40米厚流沙层,打桩进度一天仅有一根。正在一筹莫展时,他看见邻居小孩用水壶浇花冲开泥土,瞬间灵感迸发——发明“射水法”,用高压水龙在江底冲洞,让打桩效率提升30倍!当1937年9月26日第一列火车趁着夜色驶过桥面,这座被杭州人称为“绝对造不起”的大桥,竟在抗战炮火中提前贯通。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未雨绸缪。从设计之初他就预见战事,特意将桥墩预留药孔。炸桥当日,望着北岸逃难的百姓,他含泪延迟爆破两小时,直到日军先锋部队隐约可见才按下开关。八年浴血后,他果然亲手主持修复工程,让大桥在1953年重获新生。 从“射水法”的灵光一现到“炸与建”的生死抉择,茅以升用一生诠释什么是“桥的品格”。他说的“人生一征途,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正是他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向这位在惊涛中筑梦的巨匠致敬!告诉他,钱塘潮记得,我们永远记得。#国之脊梁 #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 #人物故事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