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3
16岁考上牛津❓我和我天才妈妈的家庭教育 前阵子参加土土的采访,大家才知道我家庭并不像我看起来那样好。 15岁我去牛津面试的时候,我母亲是不同意的,她觉得女孩子不用这么麻烦,她觉得女孩子普通大学普通学历也可以过得很好,嫁得很好。再后来,她希望我继续年薪百万的工作,再嫁一个同样“稳定优越”的人。直到我在牛津考年级第一的时候,才告诉她我已经辞职一年了,她电话过来大崩溃。 今年30了,当我考虑是否要小孩,忽然发现千万个我不想要小孩的理由,都是指向我的原始家庭。千头万绪理不清楚,我决定去找心理咨询。 咨询师和我玩了一个游戏,她说:“假设妈妈不是50岁而是一个15岁的小粉丝,她现在正要跳级去上少年班(我妈妈是科大少年班的),和你留言诉述她的困境,她的家庭重男轻女,她的学习压力巨大,这是唯一一次考试机会,如果她错过她的人生就完了等等,你会怎么安慰她?” 我被这样的假设震撼,我说:“天啊我完全没有想过。我自己做博主,在私信里安慰过无数受苦的小姑娘,我妈妈24岁刚结婚就生我,我却没想过她曾经也是一个小姑娘。” 然后我开始止不住地哭,心疼妈妈的同时,我和联想到了自己。 16岁远赴重洋读大学,天天独自一个人哭,胖了10斤一脸痘痘。呐当时,我尚且还是独生女,有家里父母的支持,而我妈妈15岁有什么呢,与其和她索取无条件的爱,似乎我更适合治愈她? 但我还是会被自己无时无刻透露出来self-hate吓到,理智时候我控制它,我让我自己爱自己。但是,发疯的瞬间,愤怒的瞬间,那一刻我忘记了什么现代文明社会“教你爱自己”高等教育与理智是不存在的。 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我逃避面对重复,逃避释放自己被压抑的痛苦,连着逃避创造自己的亲子亲密关系。 家庭是影子、是伏笔、是人生剧本的草蛇灰线,但是结局喜悲善恶靠的是你自己。一生的好坏祸福,终究赖不到家庭头上。#girlstalk #2024跨年倒计时 #vlog #家庭教育 #抖音知识年终大赏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08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00:00 / 0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4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4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