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5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1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39
黄埔三期、革命烈士吴石的故事,吴石与台湾的渊源。1949年夏,国民党从大陆仓皇败退台湾,陆军中将吴石调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跻身蒋介石决策核心。这位黄埔出身、战功赫赫的将领,表面统筹东南沿海防务,手握数百页标注炮台位置、兵力分布的布防图,实则借职务之便,悄然为国家统一搜集关键情报。他未正式加入任何组织,却在何遂影响下,从1949年10月起,将手绘火力网草图缩成胶卷、把舟山群岛守军坐标数据藏入信封,通过渔船链条跨越海峡传递,为对岸调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吴石的副官聂曦与王正均,始终负责文件调度、行程安排等外围事务,从未触及核心译码。福建籍上校聂曦早年随吴石征战,出身普通的王正均凭忠诚快速升职,两人只知长官在做利国利民之事,这种严谨分工让情报工作安全推进近一年。直至1950年1月,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供出“吴次长”,保密局才撕开这张潜伏网。2月底,吴石妻子与聂曦落网,3月2日,正销毁最后电码的吴石本人被捕,全案共逮捕11人,包括联勤总部中将陈宝仓、情报员朱谌之。 审讯中,被单独关押的吴石面对轮番质询,只承认情报事实,绝不牵连副手。而聂曦与王正均本有生机——国民党对低层人员标准宽松,只要签悔过书、指认吴石即可脱身。但这两位副官却梗着脖子拒绝,始终强调“全过程知晓,愿一同担责”。聂曦的自白书里未露半个不利于长官的字,王正均即便面对“职位低微、无直接接触”的暗示,也始终闭口不言,他们的坚持让保密局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5月,军法处依据惩治叛乱条例,判处吴石、陈宝仓、聂曦、朱谌之、王正均、林志森六人死刑。要知道,这六人里仅朱谌之是正式党员,聂曦、王正均不过是普通军官,林志森更是只涉外围联络,他们本可与这场死局无关。可1950年6月10日刑场上,六人皆神色平静,聂曦与王正均紧紧跟在吴石身后,用生命践行了对长官的忠诚,也在乱世转折的关键节点,留下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忠诚绝唱。国民党报纸虽大肆报道此案以震慑他人,却掩盖不了这六位烈士用抉择书写的人性光辉。#致敬先烈 #吴石 #台湾 #人物故事 #近代史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