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却培养了整整79位院士。当23位"两弹一星"元勋站上领奖台时,超过一半都是他的学生。 他就是叶企孙——一个穿着旧长衫的教授,却在战火中撑起了中国科学的脊梁。 1931年的清华园里,曾为一个人爆发激烈争论。他只有初中学历,左腿残疾,却要破格进入中国最高学府。 在所有人质疑时,叶企孙站了出来:"我敢断言,华罗庚必将成为我国数学界的骄傲!"这一句话,改变了华罗庚的命运。 更让人动容的是,当华罗庚还是图书管理员时,叶企孙就力排众议送他出国深造。这份慧眼与胸襟,成就了日后的数学巨匠。 而叶企孙的传奇远不止于此。在西南联大的铁皮教室里,有个学生总不听讲。叶企孙发现李政道早已自学完高年级课程,当即特许他免修理论课,但严肃叮嘱:"实验课一节都不能缺!" 正是这份对实践的坚守,让李政道终身受益。11年后,这个被破格推荐赴美的大二学生,与杨振宁共同站上了诺贝尔奖领奖台。 最令人震撼的是抗战时期,叶企孙虽因病滞留天津,却秘密组织学生奔赴冀中抗日根据地。他冒着生命危险筹措军需,将制造炸药的白金丝、无线电器材,突破日军封锁线送往根据地。 当被迫南下时,他把仅剩的经费交给助手:"我到了南方再想办法,你们一定要坚持!" 他像一棵大树,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无数科坛新秀撑起一片天。从创建清华物理系时一人教遍四个年级,到倾尽家财支援抗日;从破格提拔华罗庚,到悉心栽培李政道——他总说:"培养学生必须与国家命运相连。" 2018年,清华大学为这位老校长立起铜像。他依然穿着那件熟悉的旧长衫,目光温柔地注视着每个经过的学子。 让我们向这位大师背后的大师致敬!也告诉他,祖国不会忘记,我们永远记得!#国之脊梁#叶企孙#感人故事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