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0
整个东山战役,“国军”损失22000人,“解放军”则伤亡16557人。 整个太原战役,“阎军”算是被“全歼”,“解放军”则付出了伤亡超45000人的代价,7319名烈士安葬在包括牛驼寨在内的7大烈士陵园,其中有3384人没能留下姓名,成为无名氏。 除了眼下的这个庙碉,太原周边目前仍然保持基本完整的堡垒遗存,尚有黑驼大方碉、五龙沟人字碉,白龙庙筒碉、享堂新村梅花碉、太钢梅花碉、西山梅花碉、蒙山寨碉堡群、泥屯碉堡群等等,有心有力者可以前往访察访察。 公元1644年2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太原。公元1939年1月9日,日军攻陷太原。二者都是先行攻取太原东山,然后向西“平推”“碾压”,挟居高临下之势能,破城而入。 阅史至此,予废书而叹:一样的路数,一样的思维,雷同的手法,百千年未有变改,何人类之能耐本事之不广也哉!去掉历史的重复、人性的轮回,人类的干货究竟能有多少? 《传道书》中说: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这时你可能会说,新闻天天播,新奇日日睹,新招层层出,怎能言“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我们太微小了。你站得太低,踮踮脚,努努身子,抻抻脖子,你看到了一些你纔纔儿看到,但是早已存在的固有的东西,你就说产生了新事物。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那“新大陆”不早就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待了亿万年么?!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太原东山,是太原城防最为关键要害重地。 在阎锡山的“百里防线”中,东山的重要防御工事占据了绝大多数。 阎军在东山防线上构筑了牛驼寨、淖马、小窑头、山头四大要塞。 牛驼寨是距太原城最近的一个制高点。阎军用十座碉群(十个阵地)组建成牛驼寨要塞。 眼前此地,即是牛驼寨要塞的四号碉——庙碉的原址遗存。 该碉因形象似一座庙宇,因以为名。庙碉也是十座碉群里的指挥碉。 碉堡群设三道铁丝网,第一道铁丝网外有水壕、梅花桩、地雷,第二道和第一道之间是开阔地,用于重机枪发挥火力,每个高地一个母碉堡,母碉堡下若干子碉堡,每个母碉堡中都有独立的弹药库、积水槽和屯兵所。碉堡群后方为水泥掩体中的野炮,提供火力支持。 担任牛驼寨作战任务的是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也就是后来统一番号后的第一野战军第7军。 1948年10月17日午夜,攻夺牛驼寨的战斗打响。7纵采取小部队奇袭、后续部队紧跟快上、打夜战近战等战法,经数小时激战,一举攻占了除庙碉之外的牛驼寨大部阵地。 18日至21日,阎军动用飞机大炮,进行了数十轮反扑,双方激战,阵地再次易手。 休整5天之后,7纵集中了全部火炮,再增劲旅,于10月26日至11月1日,浴血奋战,终于再次夺回了失去的阵地。 11月12日起,7纵采用爆破战术对庙碉进行强攻。经过5次攻击,9次爆破,耗用2000余斤炸药之后,庙碉终于被炸开。碉堡里的阎军,一部分被炸死,大多数被震死,没有一个人还能活着。 牛驼寨要塞被攻克,阎锡山的东山防线荡然无存,太原城易主的倒计时开始了。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