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爱的史诗:我与张碧晨的十一年 《见与不见》是碧晨写给她去世外公的歌曲~“爱,从未离开,只是换一种存在。”再次回看碧晨这个视频,又想哭了~ 高一时,因观看《中国好声音》,我认识了碧晨,那个戴着小蓝帽的女孩唱了一首《她说》,让我彻底粉上她,这份喜爱延续至今。还记得大学开学自我介绍时,我紧张得把我最喜欢的偶像“张碧晨”说成了“装逼晨”——这个口误引发哄堂大笑,至今仍是我大学记忆里最鲜活的片段之一。十一年过去,当我在成都交响演唱会现场,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穿透交响乐的恢宏直达耳膜时,突然意识到,这个声音已经陪伴我走过了整个青春。 接下来,想说说我用了多年的网名“韩桑xiaoxiao”的由来。这个名字源于碧晨。“韩桑xiaoxiao”,这个名字像一枚时间胶囊,联结我和她,封存着我对她的喜爱,也记录着我的青春。碧晨曾在韩国出道(韩),而她嗓音自带一种独特的“沧桑”感(桑),因此我取了“韩桑”二字。“xiaoxiao”则代表了我自己(肖)与偶像的结合——这个网名是我名字的一部分与她的经历和嗓音特性所组成。 最近,在新华社的采访里,她谈到“爱的史诗”演唱会的主题---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囊括非常多的形态与方式(亲情、友情、爱情),在不同的爱里有不同的课题,有积极的、痛苦的、快乐的,所以在任何时刻,可能会展现一个人的不同面,好的爱可以滋养一个人,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成长历程的重新审视。人生确实如同一个螺旋上升的阶梯,每个阶段都有专属的课题等待破解。那些最深刻的领悟,往往诞生于至暗时刻的淬炼。就像黑胶唱片需要唱针的压力才能奏响乐章,生命的厚度也常常在经历低谷后才真正显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是痛苦的代名词。我更愿意将其视为一场充满张力的交响乐—既有欢快乐章的高昂,也有慢板乐段的沉郁。重要的不是回避痛苦,而是学会在苦涩中保持感知美的能力;不是追求完美无缺,而是与自己的局限和解,让缺憾成为生命独特的纹路。 演唱会上,当交响乐与她的声音交织成“爱的史诗”时,我突然明白,偶像与粉丝之间最美好的关系,或许就是这样——她在舞台成长,我在观众席成长,我们各自蜕变,却在某个音符响起的瞬间,重新认出彼此。@张碧晨Diamond (想说的太多了准备更新一篇关于碧晨的公众号了)#张碧晨 #张碧晨成都演唱会 #见与不见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6
00:00 / 06: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3
00:00 / 06: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6: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1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