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3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斯嗒滴1年前
221基地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位置: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海拔3000多米。 - 名称:代号221,对外公开名青海省综合机械厂,也叫青海矿区。 - 面积:占地1170平方公里(有说法称前期占地570平方公里),基地分甲乙两区,甲区负责科研生产,乙区是生活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相距10公里。 2. 建设背景: -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际上的核讹诈与核垄断,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和原子弹被列入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经过严格的选址,最终青海的金银滩草原被选定为“221基地”的所在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相对便利、水电条件良好、地广人稀利于保密和战备。 3. 发展历程: - 建设阶段:1958年,随着李觉将军带领的队伍进驻金银滩,“221基地”的基建工程开始。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汇聚于此,包括军人、科学家、工程师、普通劳动者等,仅用1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包括13万平方米建筑的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任务,一个水电暖路齐备,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拔地而起。 - 科研攻坚阶段: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撤走了所有援华专家,但中国的科研人员没有退缩,陈能宽、程开甲、王淦昌等一大批科技精英来到金银滩,开始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科研人员克服了饥饿、寒冷、疾病等困难,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 成果产出阶段: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221基地研制成功并爆炸;1966年10月1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 历史意义: - 221基地是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为中国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 - 它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5. 现状:如今,221基地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昔日守卫森严的军事禁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为青海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分厂区、车间等被保留下来,向人们展示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