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83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6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不到4个月时间,国共之间进行三场决定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大决战,它们就是举世皆知的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每场决战动用了百万大军以上,那是生死相博,惊心动魄的险中求胜,平安着陆。 开篇之作就是由东北野战军发动的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作为三位核心人物,统帅70万大军加上地方部队总计超103万之众,可谓是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占据东北地区近八成的国土面积,具有碾压的优势。而国军东北地区最高统帅是虎将卫立煌,实际指挥官是名将杜聿明,前敌指挥官有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拥有国军五大主力之二新一军,新六军,总计兵力55万大军。看似兵力稍逊一筹,但是装备上的优势较为明显,实则是旗鼓相当,差之毫厘。在经历塔山阻击战进攻中失利,东北门户锦州被攻破,相继长春告急,郑洞国迫于形势,战场起义。而廖耀湘兵团在进击中,被大黑山阻隔,途中惊慌失措,最终全军覆灭,兵败被俘。只剩下一座孤城沈阳,虽负隅顽抗,但是最终被拿下,宣告辽沈战役落下帷幕,除了一少部分从营口逃走以外,国军被歼灭和改编有47万人。 第二轮淮海战役由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发起,两大野战军合计60万人,为了协调和统筹,组成总前委。人员有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战役最高指挥官粟裕,这里名将如云,可谓是实力爆棚。而国军最高统帅人称福将的刘峙,除了北伐战争有一些战绩,因为圆滑世故,所以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不敢恭维,被部下戏诩为猪将,实则才难堪大用。这是国民党的中枢所在地,集中了5个兵团的兵力,总计80万大军,其中有五大主力之二,第五军,第十八军,都是王牌之中的主力部队。然而蒋介石喜欢越级指挥的毛病,加上国军之间的懈怠,首先黄伯韬兵团被歼灭,然后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战场实际指挥官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因为时间的拖沓,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陈官庄。经历一系列激烈战斗后,曾经被毛主席称作“一锅夹生饭”淮海战役,在粟裕战神般的发挥后,取得全胜的局面,歼敌55万人,这是国共的乾坤之战,因为这次大决战,国民党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蒋家王朝摇摇欲坠,江河日下。 第三场平津战役由华北野战军发起,得到了东北野战军70万大军入关后,两军合计超过100万人,对华北国军形成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战役最高统帅部组成人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加上麾下战将如云,装备精良,胜负早已定。华北国军最高统帅是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