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茶道历史权威桑田忠亲教授在他1979年出版的《茶道六百年·前言》中即开宗明义地指出:茶道是茶汤之道的简称,日本茶道源于镰仓初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茶艺,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经日本茶人的努力而最终发展成了日本茶道。《日吉神道密记》记载,805年从唐朝留学归来的最澄法师带回了中国茶籽,种植在日吉神社的旁边,建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至今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与最澄法师同期乘船回国的日本高僧空海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并在京都佛隆寺等地栽种,成为日本太和茶的发祥地,他还把浙江天台山的制茶工具和制茶技艺传入日本,他与嵯峨天皇饮茶赋诗的事迹在日本被广为传颂。 不论是采摘野茶树的树叶制茶饮用,还是人工种植茶树采摘制茶,以及有关茶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最早的历史记载都源自中国。采摘茶树鲜叶制成茶叶、茶饼、茶团并烹煎或冲泡成茶汤饮用,或者碾成茶末调膏、冲点成茶汤饮服,并发展出包含茶艺、茶礼、茶德、茶理、茶学等在内的茶道,乃至茶成为大宗民生物资和国际贸易商品,自汉唐以降皆不间断地显现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史籍记载中。中国茶的源起和发展在时间上确凿无疑地大大早于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并且从日本和欧美的各种贸易、文化和茶史记载中可以找到中国茶在唐宋以后输往东亚、欧洲、美洲及其他地区的路径记录。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全世界野生古茶树自然生长于喜马拉雅山麓及其附近,散布于中国、印度和中南半岛,中国人最早进行了茶树的人工驯化栽种以及茶叶的采摘、制作、交易和茶文化的传播,世界的茶起源于中国被认为是基于史实无可置疑的判断,中国是世界野生古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是人工驯化栽培型茶树的最早发祥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最早源头和传播中心。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福建南安市莲花峰茶厂 药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莲花峰上的“莲花荼襟﹒太元丙子”的石刻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说明早在晋代公元376年前泉州就有茶、药茶的历史即泉州是中国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莲花峰茶自南宋莲花台寺净业僧(1127年)创制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不少历史记载如:《药茶历史源流考略》《莲花峰志》均记载“莲花峰茶”早在宋代已经出现,是净业僧用福建南安盛产的名茶“石亭绿”配合几十味中草药制成“莲花峰茶饼”和“莲花峰茶丸”,对急性胃脘胀痛、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和肠炎,痢疾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后来为石亭寺寺庙内主持世代传承。 明·正德年间(1506至1521年),莲花台寺用石筑亭记载,而改为莲花峰石亭寺。朝代更迭,明、清时期,沿海一带厉行海禁和迁界政策,战乱频繁,宗教寺庙因天灾人祸梵废不少;石亭寺当时定达老主持不忍心让莲花峰茶失传,于是就把莲花峰茶的配方和技艺秘传给莲花峰山脚下南安丰州桃源田墘傅氏先祖傅璇乡绅,并嘱咐他一定要“济世为民尘不染,普渡众生辉莲花”。这即是“莲花峰茶”秘方从寺庙流传到民间的记载,先辈傅璇成了秘方承传民间第一人。 明嘉靖六年(1527年)傅翰奇(凤山公)到广东长乐县(五华县)任司训(“道光版长乐县志”记载),傅璇亲授莲花峰茶秘方及制作方法,嘱其代代好生传承,牢记高僧遗愿,为民造福。将莲花峰药茶带到当地长乐学宫,为莲花峰药茶在潮汕、岭南一带的流传奠定了基础。终至成为莲花峰茶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具里程碑意义的传人。 明隆庆年间田墘凤山公派垵内祖傅履仁公(傅翰奇长孙)原为公子爷孙,挥霍无度,与伯叔兄弟不眭,伯叔要灭之,后经婶母教导并告知他,即遁徒于垵内的谷仓内,与俑人同食同住同劳作,一改以往恶习,勤奋创业。傅翰奇了解傅履仁的实际情况后,深知此孙必成大器,就亲自到垵内谷仓,单独与傅履仁见面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你太公秘传莲花峰茶秘方和技艺看来非你莫属,望你择机兴之,不可外传,切记。 后风雨兼程500多年,薪火相传十五代,在这500多年岁月长河中,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传承走向科学研发,傅氏家族世代自强不息,挚着而诚信,孜孜坚守祖训,一直传承至傅璇第十六代孙---傅仰恩。
00:00 / 1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