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放弃继承一定能得到法院支持吗?一般而言,继承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是依附于继承人身份的一种权利,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继承人可以自由处分该权利,包括放弃继承权。但是,如果继承人因放弃继承而导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那么该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这种放弃继承无效的情形是《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第32条的规定。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放弃继承会导致继承人不能履行其法定义务,那么法院将不会支持其放弃继承的主张。尽管这种情形在现实遗产继承诉讼案件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还是有必要跟大家讲一下重点。这里的导致继承人不能履行的义务,指的是法定义务,而不是约定义务。法定义务的类型,比如《民法典》第1059条规定的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养义务,《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又比如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这些都属于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的设定主体是国家,其产生的依据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其内容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性质,其适用于不特定的公众或者不特定的人群,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而且法定义务一般不能通过协议变更或者免除。而约定义务,其设定主体为合同当事人,其产生的依据是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或者协议,其内容具有意定性和相对性的性质,其适用的对象为特定的合同当事人,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人或者双方的特定目的,而且约定义务可以通过双方协商一致变更或者免除。 为了更好理解,最后举个例子。例如,继承人张三本身已经没有能力抚养自己的未成年子女,此时张三却决定放弃继承其父母的遗产,这种放弃继承必然导致张三无法履行其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该放弃继承的行为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放弃继承无效。再例如,还是继承人张三,张三因欠李四货款一百万元,张三无力偿还该债务,此时张三却决定放弃继承其父母的遗产,尽管这种放弃继承也将导致张三无法履行该债务,但因为该债务为约定义务,并非法定义务,张三放弃继承的行为有效,法院一般予以支持。#知识科普 #法律咨询 #法律常识 #法律 #遗产继承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3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