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浩浩耗5月前
一瓶水喝下去,可能吞了半张信用卡?近期,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影像手段,对瓶装水中的微小塑料颗粒进行了识别。结果发现,平均每升水中含有约数十万个可检测到的塑料微粒,其中绝大部分是纳米级的微粒。 人体可能摄入微塑料的途径,主要有口服、吸入或皮肤渗透这三种。口服很好理解,就不展开来说了。而空气中的微塑料分子,只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被吸入进体内的,这个过程微塑料就有机会渗透进我们的肺组织。而皮肤渗入这个途径的几率反而很小,因为皮肤的角质层可以阻止小于1纳米的分子透过皮肤,但当皮肤出现破口包括纹身时用到的墨水成分,或者通过注射器等途径时,仍然可能进入体循环。 那瓶装水是不是最好就别喝了呢?个人觉得,不需要。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都并没有发现在正常浓度下,微米级别的塑料颗粒对人类有明确生理毒性。其实我们外界进入我们身体的小分子有很多,而进入我们身体的微塑料颗粒,当然也不是只进不出的,这么小的体积,绝大部分也会被我们身体排泄出来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微塑料更危险的事物比比皆是,比如之前发现的玻璃输液瓶里产生的微玻璃,实际上的危害要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情况下,都直接换成了一次性的塑料瓶。所以这项研究的结果,咱们就只当成一项结果来了解就好了,过度解读反而可能给自己生活添堵。 #微塑料 #微塑料对人的危害 #干货分享 #健康科普 #科普一下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9: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6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8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