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3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83
袁岚峰8月前
李政道、杨振宁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费曼?费曼自己都不这样想 众所周知,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但如果有人跟你说,宇称不守恒最初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 - 1988)提出来的,你信不信?#诺贝尔奖 #宇称不守恒 #李政道 #杨振宁 #费曼 这个说法来自一篇法国科技媒体Futura-Sciences的文章,《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去世,他未能知道其理论蕴含的平行宇宙是否存在》。 有一位中国作者苏菲,把它译成了中文。 …… 对于似懂非懂的人,可能会感到这话是说李政道、杨振宁的成果并没有那么大。但现在,大家知道这种说法错在何处了吧?它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把费曼猜测的θ-τ这个孤立问题中宇称不守恒,夸大成了在所有弱相互作用中都宇称不守恒,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二是让人以为提供检验标准是个次一级的贡献,但其实这才是真正顶级的贡献。就像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后立刻就提议一些判决性的实验,例如经过太阳的光会被偏折。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设计出这样的实验是真正了不起的,这是哲学空谈与科学实证之间的本质区别。以为这样的表述能贬低李政道、杨振宁,是彻头彻尾的外行。 最后,我想谈一下如何看待这类问题。有人可能会怀疑,这种宣传是故意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非要把中国迄今为止对自然规律最重要的贡献说成源自外国人。我觉得,很难猜测别人的动机。无论对法媒还是对译者,都是如此。但我们可以做的和应该做的,是保持批判的头脑和开放的心态,对于奇怪的说法多存一个问号,多方了解事情的真相。正如一句知乎体名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00:00 / 1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宇称不守恒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由李政道与杨振宁于1956年提出,并由吴健雄通过钴60实验首次验证。 理论背景与提出 在1956年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宇称守恒是普遍成立的,即一个粒子的镜像与其本身性质完全相同。但θ和τ两种介子的衰变方式不同(θ衰变为两个π介子,τ衰变为三个π介子),尽管它们的自旋、质量、寿命等性质完全相同,这引发了物理学界的困惑。 李政道和杨振宁深入研究后大胆断言,τ和θ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后来被称为K介子),但在弱相互作用下,它们的运动规律不同,即宇称不守恒 实验验证 吴健雄团队通过钴60的β衰变实验,在极低温(0.01K)环境下,观测到电子发射方向的不对称性,从而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实验中,两套互为镜像的钴60装置在不同自旋方向下,放射出的电子数有很大差异,且电子放射方向不对称 物理意义与影响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对称性的基本观念,促使物理学界全面检验基本守恒定律,推动了弱作用理论的发展,并促进了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这一发现不仅深刻影响了粒子物理,还推动了对电荷(C)、宇称(P)、时间(T)联合对称性的研究,为解释宇宙中物质多于反物质的现象提供了关键线索#名人 #物理#前沿知识派对 #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创作灵感#dou小助手 @DOU+上热门@DOU+小助手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