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04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少儿版上下五千年,今天讲的是《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滔滔洪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百姓们被迫逃到山上、树上,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当时,部落首领尧派大禹的父亲鲧(gǔn)去治水。鲧用筑堤堵水的办法,修了很多高高的堤坝,想把洪水拦住。可是洪水太凶猛了,堤坝修得越高,水涨得越快,最后堤坝被冲垮,洪水更加肆虐,百姓们的灾难反而更重了。 后来,舜做了部落首领,他任命大禹继续治水。大禹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涂山氏,踏上了治水之路。他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不再一味地用堤坝堵水,而是决定采用疏导的方法。大禹带领着百姓,拿着锄头、铲子等工具,翻山越岭,实地勘察地形。他发现,水总是往低处流,于是就沿着水流的方向,开凿河道,拓宽河床,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向大海。 治水的过程十分艰辛,大禹常常风餐露宿。有一次,他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听到妻子正在哄孩子,孩子的哭声清晰地传出来。他多想进去看看孩子,抱抱孩子啊!但想到治水的重任,他咬咬牙,转身继续赶路。就这样,在治水的十三年里,大禹三次经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 在大禹和百姓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条条河道被疏通,洪水终于乖乖地顺着河道流进了大海。水患消除了,百姓们重新回到了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庄稼,安居乐业。 因为治水有功,大禹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后来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大禹治水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他坚持不懈、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益智动画 #益智 #儿童动画 #dou上热门 @DOU+小助手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大禹铸九鼎定九州,凿龙门锁蛟龙,你还知道哪些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2123年,大禹出生于崇部落,相传母亲修己吞食薏苡仁后生下他。鲧受命治水,大禹自幼跟随父亲鲧辗转奔波,大禹也学到许多治理水患的知识,他常向部落中的老者请教经验。约公元前2098年,25岁的大禹见证父亲鲧治水九年无功,被舜帝处死。26岁的大禹继承父亲遗志,被舜帝任命继续治水。大禹对山川地理进行详细考察,规划治水方案。大禹带领民众开始大规模治水,他逢山开路,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大禹治水途中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来到颍水,遇到蛟龙兴风作浪,他凭借智慧和勇气与蛟龙博斗,大禹制服蛟龙,将蛟龙锁进一口深井里,后人为纪念大禹功绩,在颍水岸边的禹州市修建禹王锁蛟井,今天依然存有遗迹。经过13年治理,大禹治水终于取得成功,百姓欢呼雀跃,大禹得到舜帝的嘉奖与重用。舜帝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给大禹。大禹指挥民众在他的封地夏地,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建造都城。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他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齐向大禹稽首施礼。大约公元前2068年,55岁的大禹收集天下青铜,铸造九鼎,九鼎象征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大禹巡视天下了解民生,加强对各部落的统治。大约公元前2062年,禹在会稽山召集诸侯,防风氏迟到被大禹处死。大约在公元前2055年,大禹在东巡途中,病逝于会稽,葬于会稽山。#大禹治水 #禹州#夏朝#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故事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4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6: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