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45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以细腻笔触描绘初夏小池的灵动景致。以下逐句赏析: 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 · 字面义:泉眼悄然无声,仿佛吝惜着细细的水流。 · 深层意:运用拟人手法,“惜”字赋予泉眼情感,凸显溪流的纤细轻柔,暗写初夏水源未丰的时节特征。 第二句:树阴照水爱晴柔 · 字面义:树影映照水面,迷恋这晴日下的柔美光斑。 · 深层意:“爱”字延续拟人,树荫与池水相映成趣,光影交织的柔和质感呼应上句的静谧氛围。 第三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 字面义:嫩荷刚刚钻出水面,露出尖细的叶角。 · 深层意:捕捉转瞬即逝的动态美,“才露”精准定格新生荷角的娇嫩姿态,成为千古名句。 第四句:早有蜻蜓立上头 · 字面义:早有蜻蜓悄然停落在荷尖之上。 · 深层意:以蜻蜓的“早”呼应荷角的“才”,构成生命间的默契对话。静止画面因蜻蜓的点缀顿生趣味,暗含自然界的和谐生机。 整体赏析: 全诗通过“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的视觉推移,构建微观自然的完整生态圈。连续运用“惜”“爱”等拟人词句,使无声之景充满温情。后两句尤为绝妙,以荷尖与蜻蜓的相互成就,暗喻新生事物总能吸引知音相伴,既体现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观察,亦寄托着对微观世界的礼赞。#国学启蒙 #古诗词 #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鉴赏 #幼儿古诗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这首诗名为《古稀雄风》,由随心拾笔冯国英创作,共八句,属七言绝句诗格式。下面按句进行详解: 1. 古稀之年展英姿, - 这句诗直接表达了两位年过七十的老人(古稀,指七十岁)依然精神矍铄、活力四射。“展英姿”意味着他们展现出了自己英勇的风姿,可能在武术表演或比试中表现出色。 2. 冯家双杰演武忙。 - 这句点明了进行武术表演的是冯家的两位杰出人物,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忙碌于武术演练的情景。“演武”是进行武术表演、演示的意思。 3. 行云流水真功夫, - 这里使用了“行云流水”这个成语来形容两位老人的武术动作流畅自然、连贯自如,如同天上的流云、地上的流水,显示出他们深厚的武术功底和精湛的技艺。 4. 观众惊叹赞不离。 - 这句诗描述了观众对两位老人武术表演的惊叹和赞美。“赞不离”传达了观众们持续不断的称赞和惊叹,表现出他们的表演非常吸引人、令人印象深刻。 5. 白发苍苍豪情在, - 这句诗描绘了两位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依然雄心勃勃、豪情满怀。“白发苍苍”形容年老,而“豪情在”则表明他们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豪迈和热情。 6. 冯家刀影映日辉。 - 这句诗通过“刀影映日辉”的意象,描绘了冯家老人挥舞刀剑时的场景,他们的刀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象征着他们的武术技艺高超,令人赞叹。 7. 弘扬武术传佳话, - 这句诗表达了通过两位老人的武术表演,不仅展示了他们个人的技艺,也弘扬了武术这一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流传的佳话。 8. 中华武魂永不衰。 - 最后这句诗升华了主题,强调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其精神永远不会衰退。“中华武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而“永不衰”则表明这种精神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整首诗通过对冯家两位老人武术表演的描绘,赞美了他们高龄仍保持的武术精神和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华武术文化的敬意和传承的决心。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