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1
前沿3月前
中国科技创新挑战总结 DeepSeek的R2发布延迟,具体时间未知,而Grok定于7月4日发布,这一对比凸显了中国科技行业的深层问题。R2的延迟可能与芯片短缺有关,这是AI发展的关键瓶颈。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像DeepSeek这样的模型所依赖的数据质量。由于长期接触简中网络上的低质内容——营销信息、百家号水文以及各平台相互搬运的重复内容——这些模型难以提供精准可靠的输出,常常直接“吐出”未经消化的信息。相比之下,ChatGPT和Grok等替代品表现更优,导致用户逐渐流失。 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高科技行业创新的整体放缓。美国正经历技术复兴,标普500、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创历史新高,人工智能、区块链、Web3.0、机器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自动驾驶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蓬勃发展。而中国科技行业却在减速。曾经的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转向平台化战略,依赖垄断红利,缺乏外生创新。例如,百度的萝卜快跑远落后于特斯拉的Robotaxi,后者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京东忙于外卖业务与美团竞争,滴滴则扩展到搬家、包车、租车、代驾、骑行、跑腿、借贷等多个领域,试图包揽一切。 小米曾因雷军的创新精神有所突破,推出过机器狗,但后续升级乏力。相比之下,特斯拉的Optimus已迭代多代,而中国企业似乎连模仿的动力都不足。科技极客为产品买单,购买的是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但这种期待往往落空。芯片短缺是一方面原因,但更可怕的是信心和期待的丧失。如今,中国企业不仅缺乏原创创新,甚至对国外的突破也懒于模仿,可能等到对方产品上市后再抄袭。这种策略加剧了中外科技的对立,进一步加速了技术脱钩。 此外,中国科技企业的普遍心态是“苟着”。不仅大公司如此,中小企业也是如此。例如,旅游行业的订单处理中,疫情前携程、飞猪等平台提供接口支持ERP系统自动化。但疫情后,技术团队解散,平台接口变更,企业退回到手动处理订单。即便升级ERP只需数万元投入,企业主却因缺乏动力和勇气选择继续“苟着”。 总的来说,中国科技行业面临多重挑战:芯片短缺限制硬件发展,低质数据拖累AI模型表现,平台化战略导致内卷和创新停滞,信心不足抑制投资和升级。这种“苟着”的心态不仅阻碍了技术进步,也让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逐渐落后。唯有重拾创新精神、提升数据质量并突破硬件瓶颈,中国科技企业才能重新激发活力,迎头赶上。#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 #美股 #小米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3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