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18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杨振宁: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日记:2025.10.20」也许很少人能够真正理解杨振宁先生。正如爱因斯坦,伟大的物理学家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一定是一位思想家或者哲学家,杨振宁先生也是如此。无论对物质世界还是对精神世界,他一定有着超出常人的思考和认知。普通人很难理解杨振宁先生的科学世界,然而更难理解的也许是他的精神世界。所以,很多人曾经对他有所误解,也就不足为怪了。 2003 年杨振宁先生回到清华园定居时,曾写过一首古体诗《归根》。通过这首诗可以窥探一位伟大科学家和爱国者的内心世界。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这几句诗化用唐代骆宾王《浮槎》中的 诗句,诗人以 “千寻质” 自比,说自己具有极高的品质和才能,如高大的树木可作栋梁之材。“高临九仞峰” 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物理学领域达到的高度。“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 是指他深入探究物理学中对称的奥秘,凭借非凡的胆识和勇气,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取得卓越成就。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体现了杨振宁先生心怀家国,甘愿做一棵指路的老松树,为祖国培养人才无私奉献。 “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科学、人文、艺术等这些人类文明中永恒的主题,可以在谈笑风生中,循循善诱,与学子们交流探讨,体现出作为一位大师对知识传承的轻松自如与游刃有余。年事已高,回到故土开始新事业,如“归园田居”的陶渊明,内心淡泊宁静又充满归属感,也感到十分欣慰与满足。 对比鉴赏一下骆宾王的《浮槎chá》。这是诗人在齐鲁闲居期间,见江中的浮木触景生情而写的一首诗。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整首诗以物喻人,将浮槎的遭遇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结合,通过对浮槎命运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归根》和《浮槎》两首诗描绘的现实和表达的情感主题形成鲜明对照。这首《归根》,体现出作为伟大物理学家的杨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深挚的家国情怀。#文学 #杨振宁 #家国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6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