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3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0
00:00 / 0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5
周元川4天前
永远的等待 周元川 1958年,我大哥周锦川被遣送到太和农场,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右字号农场。说它地道,是因为像我二哥这样的下放干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就离开了。后来,印尼、印度、缅甸大量难侨涌回国内,改名为华侨农场。这些华侨在了几年,也去了香港或者其他国家。唯有右字号,执行着无期限的役务。我想起读俄国小说时,沙皇会流放革命者到茫茫的西伯利亚,而那里至少还有一个期限可以预期。我感叹,大哥什么时候才能和家人团聚呢。 太和农场位于偏远的山区,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丘陵。在那个年代,交通十分不便,每次要去看大哥都得费上好几天的劲。我记得那年初春,以红红的国旗为旗帜的时候,妈妈擦干了眼泪,拉着我。爸爸因工作关系未能前来,他让我给大哥捎去一封信和几包平常买不到的烟。我牢记着他吩咐的话:“哥哥可能会骄傲一些,但他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好好照顾他。” 我们终于到达了太和农场。大哥脸上的沧桑和坚毅之气让我看到了他所经历的艰辛。他迎向我们走来,面带微笑,手里拿着沉甸甸的农具。妈妈和大哥的相聚是短暂而幸福的,但很快他又被召去工作,回到了他负责的果园。 在太和农场,大哥和其他下放干部一样,过着艰苦的劳动生活。他们日夜辛勤工作,耕种着大片的土地,务必完成规定的产量。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辛劳和希望,他们时刻盼望着回家的那一天。 夏日的太阳热情似火,农田里的树木得到了充足的水源,果实硕大而饱满。大哥告诉我,今年的果子比去年好了很多,收成应该会很丰富。他的眼中透露出对家人的思念,他告诉我,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他就能获得“定期役”的资格,然后回家与家人团聚。 可是,命运总是让人无法预测。就在大哥即将获得自由的时候,国内发生了重大变故,整个政治环境发生了剧变。以往的下放干部们被重新审查,大哥的“定期役”也被迫搁置。我们家陷入了一片失望和无助之中。 岁月如梭,大哥在太和农场度过了多年的岁月。悲欢离合,思念久远,我们一家人只能寄托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尽管大哥无法回家,但我们通过书信和电话保持着联系,互通家信,互诉心声。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太和农场,大哥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那一天,我们一家人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手捧鲜花。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2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00:00 / 07: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