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8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吉律1年前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社保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中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自1992年开始,企业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不仅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而且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两种制度存在以下不同: 统筹方法: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缴费工资基数的8%;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统一筹资。 支付渠道: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计发方法:企业按照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发;机关事业单位依据其工龄和退休前的工资计发。 享受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相对较低,75.4%受访职工退休金低于200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较高,约为企业职工退休金的2倍以上,最高可差50倍以上。 养老金双轨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如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保亏空问题难以解决、政府公权力受到质疑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逐步推进了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其中养老金并轨是重要方向之一,旨在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和职工分别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比例,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正式终结。但养老金并轨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仍在不断深入推进之中。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9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