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2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8
00:00 / 19: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不同的境界分三种,意义就不同,拿音乐来说,对音乐听,物理意义说,那是耳膜被外界震动着的空气层所刺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化了的自然界,都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不在理性范畴思考里,对音乐,在感性层面里,感觉的声音,是人类的感觉,对音乐韵律,音色的节拍,张力,人对音乐还有一份听,那叫听听,完全是在感性活动里面,不在抽象思维里面,思维里没有感觉杂多的材料,底色就在感性活动层面里。拿描述爱情音乐来说,第一种梁山伯与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小提琴的韵律,节拍,把爱情演绎的是哭天喊地。第二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又高了一层境界,眼泪是不流出来的,含在眼眶内。第三种是莫扎特A大调单弦管协奏曲,没有眼泪,没有哭泣,只是带着伤感的无奈。理性能塑造艺术?显然不能,理性只是生活工具的一种手段,解除不了这个被资本异化了的人与人的感性活动。人的感性活动创造了人,就拿吃饭来说,感性活动经过历史所变签,我总不能茹毛饮血吧,我得学会烹饪吧,在烹饪的同时,你把你的感性活动也传递给了别人,共同活动,共同创造。你生产这幅眼镜,同时我也创造了你作为人而感性的存在。我不穿衣服,那是肉体活动,我穿上衣服,那是我的感性活动。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