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66
一条鱼卖出近170万,这样的价格是否惊到你了? 这不是普通的鱼,作为吉林西北部查干湖的头鱼。它身居70厘米冰下,要和近千年的古法捕鱼技术“斡旋”,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搭乘”2000米渔网,来到岸上。 头鱼是第一网中最大的鱼,寓意着吉祥和鱼跃龙门之意,会作为彩头进行拍卖。在去年的拍卖会上,头鱼更是拍出299万元的奇高价格。这让很多网友不仅惊叹道:“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起早贪黑一整年,还没干过查干湖头鱼一条须子”;“这鱼这一辈子走的值了”...... 其实这些头鱼通常是被企业竞拍,他们想为自己赢得宣传的噱头,也想博得一个好彩头,希望在来年的发展中实现“年年有鱼,年年有余”。这也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名片。 查干湖是我国知名淡水湖之一,这里水肥充沛,渔产资源丰富,能捕获的鱼高达68种。所以,每年冬捕,部落族人和渔民身着传统民族服饰举办祭湖·醒网仪式,包括采集圣火、祭祀湖神、唤醒冬网......他们通过隆重震撼的典礼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出大家对于天然物产的感激。 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据《辽史》记载,辽帝爱吃冰鱼,每年一进腊月,就千里迢迢的到查干湖渔猎。辽代国王在冬季行营时,就会把行营架在冰冻的湖面上,他们在冰上打眼,下上网补鱼,这就是最早的冬捕。 目前,只有查干湖还保留蒙古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当地的渔夫为了将技术传承,一生投身于渔业。技术高超的人通常会被选为鱼把头,他们需要拥有敏锐的眼力,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精确判断鱼群所在地方。 其实,捕鱼的原理很简单:冬天的鱼,都在含氧量较高的深水区。鱼群呼出的气泡会上浮在冰面,最终让冰层形成密集的气泡和裂纹。所以气泡和裂纹越多的冰面鱼就越多。听起来简单的操作,却要多年的实践积累。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渔民亦懂得不可竭泽而渔的道理,渔网必须是6寸以上的网眼,确保小鱼可以漏掉,回到湖中继续繁殖。 冬捕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吸引外来游客的特色,大家可以观冬捕、购鲜鱼、品鱼眼宴、赏冰灯......感受冬猎冬捕的冰雪文化。 任由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到这个原始族群的坚毅大爱的渔猎文化。 #查干湖 #冬捕 #渔猎 #头鱼 #鱼把头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