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劝学》(文言文) 作者:书怀安      题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奋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正文—: 子贫,无进厌学,喜游余舍。仕余富,与子同好,子每至则善款之,美食尽享、琳琅数望、出游同舟,无有不尽......。 是夜,子游尽余舍至家中叹曰:“仕余家豪无尽、出游从容,是余之乐 也,吾何不尽享?”       其父闻言沉思须臾,遂负手背立其曰:“子非余 ,安知余之乐也?临院羡余,不若退而接往,君子固穷,岂无志焉?取财有道、不负天恩,富不远矣。然乐享其成、不思进取则虽富渐离”。         “昔闻楚有富者,牧羊九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九,今君之一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贫者曰:“唯足百数?果如是乎?”曰“然也,无他耳。”贫者欣然而许,求无偿代养之,若缺愿罚。富者窃喜 ,充而立契,随出游。翌秋而归,详查,乃百数,皆契毕而喜。 多羊者富而记庸也,羊数九九,岂无雌矣?忽其自生而外贪,性也。故失而无查。 少羊者贫而勤慧,晓养之必后,唯勤育而已。故长我而应,终无损且果。是为邻人笑。” 子不察己而逐人,未承天恩而后勤,恐穷极而终者无匹,此非所愿也,慎思之、勤动之而后可享之,此取乐之道也。       言罢缓步转身欲观子颜,然子去不知时,唯见子房若有光……。 译文: 有一个穷孩子家境贫穷,常无进取心又极度厌学,喜欢到富有的余府品茶论古今。余家孩子与其志趣相投互为知交,穷孩子每次做客余家都会得到上等的款待,享受美食,看尽珍宝无数,同一条船出游,余家的招待对其没有不尽仁义之处。这天夜里,穷孩子从余府回到自己家中感叹地说:“朋友余的家境豪华程度真的是奢华到了难以形容,他们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做什么都不受任何约束,这就是富人们的乐趣啊,而我却凭什么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呢?"他的父亲听到他说的话沉思片刻后,背着手踱着步子对他说:“你又不是他们,怎么就能确定他们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站在别人的宅院里羡慕别人的生活如何富足快乐,不如坚守好自己的本心,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求所得,君子取财有道,纵然出生不好时常处于逆境之中,又怎能徒羡他人的美好而虚度自己的光阴呢?获取财富各有其道,只要我们不辜负上天的恩惠,距离富有也不会远了… #原创古文#劝学#教育
00:00 / 06: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每天跟我涨知识 #知识分享 #初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思国之理 一作:思国之治;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一作: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凡百 一作:凡昔;胡越 一作:吴越)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 一作:惧谗邪;弘兹 一作:宏兹;在君 一作:君臣)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